“教育目标奢谈培养个人的灵活性、独立思维和和创造力,而学校的实践却是另一回事。这就揭示出极大的虚伪。”如今的中国学校,保证达高中毕业和获得好大学的成绩,变得比学校教育和上课的实质内容更为重要。如果为此而设计的课程,自然,依据教材和考纲进行更为精准的练习设计和校本、生本组织实施,相较于设计如何更好地培养“人”的课程,简单更多。
学生在学校不只是习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似乎要在学校体验社会化的过程、形成良好的人格和修养。但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尤其是初高中学校,教学课程过于关注九门考试学科,教学的重点以考试导向为主,课本、习题集等,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厌憎的载体。年轻人只被当作学生看待,而不是“人”,学校注重的只是他们的学术天赋和努力,而不是他们6-18岁这一阶段,所需要关注的生理、社会和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教师和家长,渴望学生/孩子“成才”,却忘记了这个世界,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活下去的基本能力和意志。就比如婚姻中,幸福的最大化,是彼此能够相互包容对方的缺点,而不是优点。
教育功能,不能被无限放大,“人人都可成才、人人都可成功”,学校教育实现不了,但学校可以让“人人都成长”,虽然是那么朴素简单的目标,但落实到教学日常,比如,如何让孩子学会唱60首歌曲,至少能辨识出音乐《茉莉花》、《回家》;如何让孩子每天早餐吃饱,有机会出汗,改进吃饭吃太快、不喝水的习惯…如此种种,与一个人一生健康长寿、持续工作相伴的“童子功”相关。当我们面对升学压力,失去必要的理性,离真正的教育本质便越来越远了。
人与人的差异,在天赋以外,很大程度上是由孩童时代的生活环境与所接受的教育决定的,因此,学校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是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在内涵层面,基础教育学校面临着如何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从生活习惯到精神世界的融合共通,如何处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如何提升价值教育进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等一系列艰巨课题,而这些课题的解决,需要校长们依据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最真实的问题,寻找什么是有价值的学习,才能有效落实:“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实践?如何以评价推动或调适课程以适合学生有效的学?”
因此,有价值的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