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晨读》

清华醒得早,天空比別处高些。久没坐教室的我们,翻开书晨读《大学》,老师领读,之后齐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韵味满满的,从窗户飘出,落在了清华园的草草木木上。

  打开书本,晨读的课文选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大学》、《中庸》、《论语》,篇目不多,却篇篇精彩。

老师的声音年轻好听,我们略滞涩,但不久也就字正腔圆,顺畅得很了,一种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倒是想把晨读一直持续下去。

小时上学,晨读是一天求学的开始,每天半小时雷打不动。亮着嗓子读,吼着嗓子读,卖力用力,却少用心,除非是老师布置必须背诵的文章,多是“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了也就读了,少有留下印记的。

所读的课文也太枯燥,干巴巴的,或口号式,砸到脚面上,无疑能把脚面砸肿了。约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晨读时的走私,偷愉看课外书、背诵唐诗宋词。看课外书风险大,不小心就会被老师发现,批评罚站事小,书没收,事就大了,还不了别人,想再借就难了(偷偷记上一笔,没收去的书,老师读得更起劲)。背唐诗是好选择,眼睛对着课文,张嘴读唐诗,独自的声音,淹没在大流中。也有例外的,背诵入迷进境了,老师喊停的声音丢在了一旁,唯我背唐诗的腔调,左右冲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引得哄堂大笑。好在老师少有责怪,走私仍可继续。

把《荷塘月色》纳入教材,已经是许多年后的事了,晨读早离我们而去,那美妙的句子和意境,只能在眼睛里流连,偶尔也读,得在课堂里,随老师去读,其中各自理解的妙处,被老师强行纳入了轨道。

晨读又一次被拾起了,且在清华校园里,实在是令人欣喜,将读的竟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之我特意走进近春园,去领略朱自清心仪的荷塘,虽是深秋,近春园仍有春天的幽清,只是绿叶被黄叶代替,荷叶藏进了水的深处。我的耳畔有散淡的句子传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夏的绚丽,在秋天响起,传导的管道,绝非是段文字。荷塘水清,其中的水是百年清华的水,是朱自清望透又迷离的水,沉在水底的荷,自然是被朱自清目光抚摸过,稳稳生根走藤的了。

朱自清适合晨读,反复的读,用心用情的去读,自由而敦实。清华园适合晨读的太多,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先师、先哲们,谁不应要反复读的?无声读,大声读,怎么读都不为过,怎么读都能读出旷世之味。钱钟书、季羡林、曹禺们读过,我们也该将这读承续下去。

有些日子,我沉缅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朗诵者》,似乎找到了堵塞已久的渠道,文字如水流,汩汩地浇灌干涸的心田。心田滋润,世界变得美好而丰腴。我开始试着朗诵先贤、先哲的美文,甚至读自己的文字,天地由之而豁达,虚胸若谷,什么都能放得下。

在清华置一课桌,真的是件幸福的事,何况还能放开嗓子,作深吸轻吐的晨读。

随老师读、齐声读,我们的声音整齐而又抒情,初心一次次被唤醒,化作花朵朵,飞入清华园。

深秋的水木清华,不仅仅黄叶剔透,满架的花红,依然繁荣……如晨读的朗爽。

      2017.11.0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熬一锅好汤,由清到稠,由无味到浓香。同理,写一篇好文,由干瘪到丰满,从空白到流畅,也需要时间的打磨,写文如煲汤,全...
    牛奶布丁233阅读 4,336评论 12 23
  • 1、谷樵晨读打卡:我在想,哪天我去旅行的话,会否把沿路的熟悉的群友逐一约出来见个面,聊一聊呢? 2、叮叮咛早读打卡...
    王路晨读晚课读者群3阅读 2,361评论 0 1
  • 1.相信相信的力量,每天闭眼想象自己成功后的样子。 2.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灵感,并想象如果去做才能实现。 3.将...
    宋双材阅读 1,508评论 0 0
  • 大家现在好,今天做了转正述职汇报,我爱我自己,今天拔河比赛冠军,我爱我自己,今天翻看以前艺术照,我要健康的瘦下...
    心羽暖姐姐阅读 1,131评论 0 0
  • 开启灵魂拼图的记忆之二 上面这串印度小叶紫檀的手串灌注了大日如来以及天龙八部之一的护法神 生为女人,天生的对一些饰...
    用心觉知阅读 4,23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