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老舍文艺论集》的内容
最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书,老舍先生的——《老舍文艺论集》。
老舍先生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在书中他也谈到了自己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的由头,大致书写了自己的创作过程。
在第一辑中,老舍先生主要是谈创作,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方面谈自己的感想。
在第二辑中,老舍先生以自身为例,谈自己创作各类作品的经历。一件好的作品的诞生是需要时间的,老舍先生无比谦卑地道出自己在有创作灵感后,思考的思路,给人很大的启发。
在第三辑中,老舍先生以散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看各类文学作品的想法、看画展的以及写画展的捧词。
因为在第一辑中老舍先生就开始谈创作,而之后的两辑不过是他思想的迸发、交融与成长。而这个成长过程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并且各不相同。所以在此就不赘叙。
第一辑:细说小说创作
小说创作包括景物的描写、人物的描写、事实的运用、言语与风格、题材与生活等方面。
因为书中的内容赘叙,所以有些内容省略了,就其几个重点进行分析,这也将老舍先生的抗战文艺区别开来。
1.景物的描写
什么样的背景是合适的
“我们在设想一个故事的全局时,便应打算好要什么背景。我们须想好要这背景干什么,否则不用去写。”
“无论我们要写什么样的风景,人工的园林也好,荒山野海也好,我们必须预定好景物对作品的功用如何。真实的地方色彩,必须与人物的性格或地方的事实有关系,以助成故事的完美与真实。反之,主观的、想象的背景,是为引起某种趣味与效果,如温室中的热气,专为培养出某种人与事,人与事只是为作者背景的力量而设的。”
“景物与人物相关,是一种心理的,生理的,与哲理的解析,在某种地方与社会便非发生某种事实不可;人始终逃不出景物的毒手,正如蝇不能逃出蛛网。这种悲观主义是否合理,暂且不去管;这样的写法无疑是可效法的。这就是说,他们对于所要描写的景物是那么熟悉,简直地把它当作个有心灵的东西来看待,处处是活的,处处是特定的,没有一点是空泛的。”
“写景不必一定用很生的字眼去雕饰,但须简单地暗示出一种境地。”
“最伟大的作家都是这样,他们在一个主题下贯串起来全部的人生经验……他们是在描写一景一物的时候,随时随地地运用着一切经验,使全部故事没有落空的地方。”
“精确的比拟是最有利的小花样,处处有这样的小花样,故事便会不单调,不空洞。
“故事中所需用的时间,长短是不拘的,一天也可以,十年也可以;着全依故事中的人物与事实而定,不过,时间越长,越须注意到季节描写得
“时间所给的感情,正如景物,夜间与白天不同,春天与秋天不同,雨天与晴天不同;这个不难利用。”
2.人物的描写
描写一个人不要全部死板地全部写在一处,须随时地用动作表现出来,“每一个动作中清楚有力地表现出他的一点特性出来,他便越来越活泼,约实在。”
除 “人物的职业阶级等之外,相貌自然是要描写的,着需要充分地观察,且须精妙地道出。”
“以言语、面貌、举动来烘托出人格,也不要过火地利用这一点。”
“景物、事实、动作都需与人打成一片。无论形容什么,总要把人放在里面,才能显出火炽。形容二人谈话,应顺手提到二人喝茶,及出汗——假若是在夏天。如此,则谈话而外,又用吃茶补充了二人的举动不同,且极自然地把天气写在里面。此种写法是十二分地用力,而恰好不露出用力的痕迹。”
3.事实的运用
“实事是事实,是死的,怎样运用它是我们自己的事。”
“小说中的人与事是相互为用的。人物领导着事实前进是偏重人格与心理的描写,事实操纵着人物是注重故事的惊奇与趣味。”
“因灵感而设计,重人或重事,必先决定,以免忽此忽彼。中心既定,若以人物为主,须知人物之所思所作均由个人身世而决定;反之,以事实为主,须注意人心在事实下如何反应。前者使事实由人心辐射出,后者使事实压迫着个人。若是,故事才会是心灵与事实的循环运动。”
“小说,我们要记住了,是感情的记录,不是事实的重述。”
4.言语与风格
“小说是用散文写的,所以应当力求自然。”
(一)用字:“用字与其俏皮,不如正确;与其正确,不如生动。”
“人物要固定,事情要有范围。吧人物与事情配备起来,像一棵花草似的那么有根、有枝、有叶、有花,才是小说。”
(二)比喻:“比喻能把印象扩大增深,用两样东西的力量来揭发一件东西的形态或性质,使读者心中多了一些图像。”
(三)动作:运用合适的长短句表现动作的急促或者柔缓
(四)节段:“一节是一句的扩大”
“分节的功用,就是在叙述程序中指明思路的变化。”
(五)对话:“对话须简短。”
“对话不只是小说中应有的那么一项而已,而是要在谈话里发出文学的效果;不仅要过得去,还要真实,对典型真实,对个人真实。”
5.题材与生活
题材:
“题材应是自己真正熟悉的材料,作家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阐明题材的意义,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主题。相同的一个题材,莎士比亚写过,本生也写过,而主题却不相同。”
“主题应当是水到渠成的东西,生活丰富是最重要的。”
生活:
“要创作便须在面前的血泪生活中讨取生活;先有了新的生活,而后有创作的新内容与新形式。肤浅的观察是消极的,万物静观皆自得,本是无所动于心。”
“怎能写出动心的文字呢?工作产生热情。”
“作家的企图必是想打破旧的方法与拘束,杰作永远是打破记录之作。哪里去找此种打破纪录的法宝?体验。把自己放在大时代的炉火中,把自己放在地狱里,才能体验出大时代的真滋味,才能写出是血是泪的文字。这种文字不会犯脆弱、空洞与抄袭等毛病。崇高的理想使作家立在大时代的前端,热烈地挣扎使他能具体地捉摸住当代普遍的情感;这样,他的思想与感情便足以代表当时的企冀与生活,所以她的著作才能作此时代的纪念碑。”
“我们须找自己真懂得的事去写。每写一件事必须费许多预备的工夫,去调查,去访问;绝对不可随便说说,而名之为小说。”
写作者存在的问题
1.生活不够
2.思想贫乏
3.技巧不高
后记:
老舍先生以一种勤奋、谦逊的态度对待写作。老舍先生说:“我写得不好,但写得很勤。”这是大实话。
他在这本书中不胜其烦地谈到,“生活才是小说创作的源泉,一切写作必须要真实地反应社会生活”“写的时候必须要言之有物”。
我觉得老舍先生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无论是处在哪一个时代,都要忠于自己,谦卑地去生活,诚实地写作。
补充:
老舍先生的风格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