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尽头
------------观《2001太空漫游》有感
我的一切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的模仿——刘慈欣
当今,在这个技术爆炸的时代,许许多多的电脑技术都可以将特效做的以假乱真,于是现在就有了《星际穿越》《异形》、《星球大战》这样的大制作,大IP电影。但是在40多年前,有这么一部电影,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幻电影,上升至对生命本质思考的一部艺术片。
在电影的开头,是黎明——一轮红日从山巅脱出,这个镜头很长,将近是20秒,在接下来,两群猿人在打架,为了争夺地盘和食物,一群猿人失败了逃走了,但是有一只猿人盯着脚下的兽骨,于是捡了起来,抛向空中,这块骨头上升上升,到了浩瀚无垠的宇宙成了宇宙飞船。这可以说是我见过最精彩的一幕蒙太奇——不单只是于他独特精妙的剪辑方式,而是一种表达出“学会用兽骨的猿人和现在会使用高科技的人类什么区别”其实很好理解,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只用了短短不到五百年,技术飞快进步并没有带来人性加速发展,它相较于技术几乎是平稳发展的,这几点在后面的电影也有体现。
全片很长,将近3个小时,将这部堪称神作的电影中精彩剧情放在文章中逐一介绍是没有趣味的,于是,在此尽可能不涉嫌剧透的情况下,浅评本部电影。
先不提原作者的天才——他几乎预见到了在未来五十年所有技术革新,人工智能,面部扫描,声控开关,液晶显示屏……,单单是他的配乐都是极其有深度的,在骨头向上,飘入太空的时候,选用了《蓝色多瑙河》,悠长的提琴声将几万年人类的发展概括,弹指一瞬间,沧海变桑田。
由于地面人员设置程序的错误,飞船上的AI出了故障,飞船上的宇航员一个一个的死亡,而主角在情急关头,将AI的内存条一个接一个拔出,而AI竟然没有任何的反抗,反而是无力地诉求生路,在那一刻,仿佛机器有了情感,而冷漠的是人类。
电影当然没有就此结束,贯穿全电影的黑石,他的秘密仍然没有揭晓,开始我也曾以为他或许是外星文明的某个高科技工具,又或许他就像是《三体》里的歌者一样,冷漠的旁观者低等文明的闹剧,然后消灭他,他们。
但是在故事的尾声,堪称五十年来最精彩的一幕出现了,主角在逐渐接近黑石的过程,穿越了一个圆圈,他绚丽,华丽,和附近单调,漆黑的宇宙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令人炫目的画面里,一道闪光后,主角迅速的老去,变小,但是在黑石的闪光后,他又奇迹般的长大,变成胚胎,变成孩子,这时候他,或许已经不是人类了,而是被黑石进化成了更高级的生命,这时候《特图拉斯如是说》再次奏响
到这里,就真正结束了,这个创时代的电影落下了帷幕
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无论时移世易,人们依旧会被他永不过时的魅力折服。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那里去?这三个哲学的三大问题,许多派人为此争论不休没有结果,这部电影里面,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是会使用工具的动物,我们从使用工具那一刻起才被称为智慧生命,我们以后也许会进化,也许会毁灭但这不妨碍宇宙运转的事实,不能改变1:2:3的黑石的比例,但也许我们能领悟这个神级文明留下来的遗产,超脱于整个宇宙之外。尼采说,孩童是天真善忘的。一切都会回到原点,这个真是悲哀,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似乎我们的努力没有什么意义——生存还是个死亡,这是连我们自身都决定不了的问题。
宇宙,太黑了,太冷漠了。他黑的不容忍一丝侥幸,冷漠的让你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命中注定的车轮扎过。但在这个电影里,作者给予的是开放式的结尾,人类唯一的进化被带走了,也因为如此,他,我们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他或许会默默注视着人类匍匐前进,我们,无知的我们仍然在探索生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