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钓闲无事,江湖了余生。
记得我老师说过,国画就是一种笔墨语言,一千年来,文人们用毛笔,以中国独有的笔墨语言在宣纸上诉说着一个故事:一个多情的人,一个谦卑的人,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最终归隐了田园。
从此以后,植杖耘籽,登皋舒啸,乘化归尽,乐夫天命。
上面说的笔墨语言,它本质是什么东西,大道至简,说不清的、含糊的就让人可疑。启功先生讲的课就通俗易懂,你看他写的书论就像唠家常一样。搞论文可以用专业术语,给其他专业的朋友说,应该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别人明白。
就像现在时尚的“区块链”,如何表述能让外行能听懂,甚至让老年人都能明白,这才是高手。
返回来,继续说这个笔墨语言,实际就是传统符号,这是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后的提炼。举个例子,不管什么山石,古代画家看到后,又画出来就产生了“披麻皴”“豆瓣皴”“牛毛皴”……等等 ,把自然的山石文理进行归类。树也一样,有“菊花点”“个子点”“圆点”,也人为的归类,参看《芥子园画谱》。为什么把自然的景象符号化呢?甚至不惜影响了真实度,或者说在“似与不似之间”。因为只有形成符号化,才摆脱真实物象的束缚,才能一笔笔的自由书写,只有这样就和书法用笔统一起来了。
我的一个画友,画的很好,字也不错,就是不愿题款。因为凑一起不和谐,我告诉他,你以写字的感觉作画,以作画的感觉写字,你试试看。
俗话说,文无第一,法无定法,所以,这只是个人观点,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