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比如孩子违背父母)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所以叛逆,一定是相对的。
那么“相对”的双方一定是青春期的孩子和他的父母,所以我们必须从两个方向探讨,今天积极人生大学郭宇宸老师,将带领我们一起探讨父母的问题。
《青春期叛逆的真相(2)——青春期的父母》
作者:郭宇宸
上一次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探讨了叛逆的真相。今天我们再来谈一谈作为家长,当孩子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应该如何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
很多的家长,一提到青春期孩子的问题,都用叛逆来形容孩子。那我就想问,是所有的孩子青春期都有叛逆的现象吗?答案有两个,第一个都会,第二个不一定。
为什么说都会呢?我们的孩子都会有青春期,在青春期阶段,每一个孩子都会表现着青春期的特点,都会呈现出一些状况。
为什么又说不一定会出现叛逆呢?青春期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特有的状况,但是叛逆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主动权在哪里?其实主动权是在于父母。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起来觉察一下,当我们说孩子叛逆的时候,其实是说孩子和我们父母不一样。因为孩子长大了,有他的自我,有他的主见,有他的思维,有他的世界,当他和父母不一样的时候,于是我们就下了一个定义说,孩子叛逆!
当我们说孩子叛逆的时候,其实你是说孩子错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说孩子不听话,那不听话背后就是,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破坏沟通关系,亲子关系。当我们说孩子叛逆的时候,其实这背后就是,亲与子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冲突。
叛逆背后都有不了解青春期,不了解孩子的父母。就是我们的父母不了解孩子,也不了解孩子这个阶段所经历的一切。
叛逆背后也说明了我们作为父母去处理亲子关系的欠缺,叛逆的背后其实是说明我们的家长需要学习,那为什么在这个青春期这个阶段出现了这个叛逆,我们家长觉得是大麻烦,大问题呢?
其实孩子的叛逆期有三个阶段。
最早阶段是在两岁左右的时候,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我们叫做可怕的两岁,就是在这个阶段孩子从一个小乖乖,变成令人无奈的小恶魔。这个时候凡事都是以“不”字开头,这个时候开始说:“我不要,我不吃饭,我不喜欢。”而这个叛逆是孩子开始渐渐长大的时刻,我把它称为,从猴变成人的这样一个过程。
因为两三岁的孩子,他开始从猴子状态变成有意识的人。这个小人开始有我的这个概念,当他开始有我的概念时,他就开始说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就会呈现出第一个叛逆期的一些情况。有些父母不了解这些,就开始管教孩子,其实所谓不听话,就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敏感期。这个时候孩子还小,他完全依赖着父母,所以我们父母还能够主导孩子的这个第一个叛逆期。
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在7到9岁的时候,我们把他叫做小大人,他的世界开始变大了,他的认知也变得更广泛,所以他开始渐渐的要做我自己,开始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但是有些父母会定义为他不听话,所以在7到9岁的时候,就是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这个时候孩子依然是依赖于家长的。
第三个阶段,就是12岁到16岁之间,这才是真正的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从依赖期走向了独立期。而这个时候他的自我意识更强大,孩子从我和父母在一起,到我要做我自己,从我和爸爸妈妈是一样的,到我是不一样的,从百依百顺,到我要做自己更重要。伴随着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孩子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躁动,而青春期这个时候的逆反,家长似乎掌控不了了,于是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和更多的冲突。
之所以说青春期叛逆的主动权在于父母,就是因为“叛逆”不只是孩子的行为,更和父母的模式有关:
孩子与父母不同,父母就定义叛逆。
我们来总结一下青春期孩子与父母有哪些不同:
第一:孩子内在的声音说“我是大人”,父母说“你是孩子”。
所以孩子在妈妈爸爸眼里永远是孩子,父母们总是操着心担着心,而这背后,又被孩子解释为:你不信任我,我已经长大了,我是大人。但在父母那里:我是大人,你是孩子。这样一份内在认知的冲突就变成了所谓的逆反。
第二:孩子内在的声音说:自己来,我自己做。而父母那里呢?有一个声音说“我来帮你”!
因为父母已经帮惯了,这背后是父母的需求。当孩子这时候说我自己来,不用你管,其实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孩子。
第三:孩子的心声是“我是我自己”,在爸爸妈妈那里,永远说“你是我儿子”。
所以这两个声音的不同,又产生一些对抗。即使我40多岁了,在我的父亲那里,他还担心着我,还在操心着我,还总是偷偷的关注我,因为在父母那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但在青春期的孩子那里,显然是行不通的。
第四:孩子内心喊着“我要自由”,在父母那里则说“我要掌控”。
父母要掌控,孩子要逃离。因为孩子要追求他的独立性。于是父母的掌控就变成了干扰、干涉,就变成了不尊重,越是掌控,越是逃离,就变成了一个追一个逃的这样一个游戏。
第五:孩子说“我要冒险,我要去尝试”,在父母那里说“你一定要安全,一定不能冒险”。
于是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设定了很多规矩,或许就变成一种强制、强压。
最后:孩子在内心深处说“我能行”,但在父母那里说“你还没有长大,还有很多欠缺”。
所以在父母那里孩子收到的是不信任、是质疑、是批判。青春期的孩子,他需要的是:我要认可!我要尊重!我要被肯定!我要被信任。
孩子与父母在内心深处的声音是不同的,也就造成了亲与子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大的对抗和冲突。
怎样处理好这些冲突呢?今天讲一个很简单,也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身份定位。父母一定要了解,我们在孩子面前,我们是谁?是的,我们是家长,我们是父母,其实当我们说“家长”这个词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错位。当我们说“家长”的时候,在这里面已经有了一些权威、掌控,和绝对的话语权的意思。而孩子面对“家长”,他是有压力的,其实在全世界,权力最大的长官不是县长,不是市长,甚至也不是省长,权力最大的长官是家长!
我们发现很多家长,掌控着生死大权,可以完全的禁令,完全的要求,可以强烈的压制,还可以打骂,甚至经常会说“我打死你!”所以家长的权利太大了,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导致亲与子冲突的原因,就在于身份的错位。比如说在家里,家长经常扮演成警察,而孩子经常扮演成小偷,警察和小偷一个追,一个逃,这样的关系就已经产生冲突了。要么有的家长就会扮演成法官,把孩子就当成嫌疑犯,所以这样的关系是处理不好的。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其实很多家长在家里与孩子相处,你会发现就是一个小孩与另一个小孩的相处。有一次我到朋友家里,这个朋友给我讲,他和上高中的儿子经常吵架,不是孩子和爸爸吵,就是妈妈和孩子吵。他们三个人经常互相吵架,后来我们会发现其实这夫妻俩也是一个小孩子,经常因为一件小事情与孩子去辩驳对错,大人也变成了孩子。其实这些冲突呢,都来自于我们对身份定位的认知。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需要一切都是为了爱。
那我们需要怎样的定位呢?特别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作为父母要做好三个角色,第一个,就是要做朋友;第二点,要做导师;第三点,要做教练。
朋友有什么特点呢?朋友需要去欣赏,去认可,去肯定,去赞美他的优点。当你做到这些,孩子自然就会和你成为朋友。
朋友是互相接纳的,无论对方有什么样的缺点,有什么样的缺失,甚至错误,他都是接纳的。当然不是说,我们不去管教,管教是方式方法的问题,但接纳是在心灵层面的。所以作为朋友,我们去接纳孩子。
朋友是什么?就是能够一起快乐,一起开心,一起有小秘密的人,所以做好朋友的角色,孩子就把心交给你,心与心有交流,孩子就不会有所谓的反叛。
亲与子的关系,我们放下这种亲情的关系去看,所有的关系就是人性,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孩子,其实你与他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我们一个家庭是三口之家、四口之家,无论是儿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还是作为成年人的父母,我们人性的需求被照顾到了,沟通就会通畅,关系就会和谐。那人性需要什么呢?人性就需要接纳,需要尊重,需要爱,需要认可,需要信任,需要支持,需要理解,需要包容,所以我们要懂得人性,照顾到每个人的需求。青春期的孩子对这些更加的敏感,需求也更加迫切。当家长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照顾到孩子需求的时候,青春期就会变成一个有意义的成长期。
作者:积极人生教育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3eabd68723b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