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丹尼·狄德罗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才华横溢,在文学、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思想巨人。
有一天,一位朋友送给狄德罗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长袍,狄德罗非常喜欢,马上将旧的长袍丢弃了,穿上了新长袍。可是不久之后,他就产生了烦恼。因为当他穿着华贵的长袍在书房里踱来踱去时,越发觉得那张自己用了好久的办公桌破旧不堪。
于是,狄德罗叫来了仆人,让他去市场上买一张与新长袍相搭配的新办公桌。当办公桌买来之后,狄德罗又马上发现了新的问题:挂在书房墙上的花毯针脚粗得吓人,与新的办公桌不配套!狄德罗马上打发仆人买来了新挂毯。
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发现椅子、雕像、书架、闹钟等摆设都显得与挂上新挂毯后的房间不协调,需要更换。慢慢地,旧物件挨个都更新完了,狄德罗得到了一个神气十足的书房。
这时,这位哲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长袍胁迫了”,更换了那么多他原本无意更换的东西。于是,狄德罗十分后悔自己丢弃了旧长袍。他还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丢掉旧长袍之后的烦恼》。
整整过了200年之后,在1988年,美国人格兰特·麦克莱肯读了这篇文章,感慨颇多。他认为这个案例具有典型意义,集中揭示了消费品之间的协调统一的文化现象,并借用狄德罗的名义,将这一类现象概括为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在人们的观念里,高雅的长袍是富贵的象征,应该与高档的家具、华贵的地毯、豪华的住宅相配套,否则就会使主人感到“很不舒服”。这种配套效应在事物的联系中为整个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动因,从而促进了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和更新。
狄德罗效应在生活中可谓屡见不鲜。在服饰消费中,人们会重视帽子、围巾、上衣、裤子、袜子、鞋子、首饰、手表等物品之间在色彩、款式上的相互搭配。在装修时,人们会注重家具、灯具、厨具、地板、电器、艺术品和整体风格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些都是为了实现配套,达到一种和谐。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在外出购物时明明只想买一样东西,结果却买回了一大堆。比方说,出门时只想买一件衬衫,但买下衬衫之后,又觉得跟裤子不配套,于是又去买了一条新裤子。穿上裤子,又觉得皮鞋的式样不般配,只好又去买皮鞋。回到家才发现,原本只想花几十元钱,最后却花了好几百元。
市场上的商品种类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是这些商品之间往往有着一种搭配关系。各种不同的消费品,虽然满足的是不同的生活需求,但如果它们都是与某种生活水平相一致的,这些消费品就是相互搭配的。如果人们的这些消费需求之间构成了一个系统,那么满足这些需求的消费品也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其中某个物品缺失,就会导致生活水平的降低和消费心理上的缺憾。
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