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柳枝发芽,春草新绿的时节,我总是河滩的常客。
不知道为什么,脚踩在河滩上,就比别的地方柔软,而且河滩的地面上还有好多的小圆洞。
每次,柳树送给我哨子后,我总要吹着去河滩逛一圈,看看小圆洞是不是已经出现了。
这些小圆洞是怎么出现的并不是我们小孩子应该管的事情,但是,小圆洞出现后,它们就归我们管了。
首先,谁都不能再用脚踩这些小圆洞了,我们要把它们保护起来。
其次,我们小孩子要开一个协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决定每个参会人员分到的河滩区域。
最后,我们在各自所属的区域内寻找小圆洞,至于要对它们做什么,就由我们自己决定了。
不知从何人处听说了一个秘密,说这些小圆洞里有骆驼,到了春天就能钓上来。
虽然我们小孩子还没见过真的骆驼,但是,骆驼最显著的特征我们也是知道的,那就是骆驼有两个驼峰。
刚开始我们可能是不相信的,但是反正后来我们信了,还真的钓上来骆驼了。
所以,往后每年春天我们的协商会议成员越来越多,大家分到的区域就越来越少了,能找到的小圆洞也就越来越少了。
本来钓骆驼就是件不容易的事儿,如今区域变小,小圆洞变少,就更增加了钓骆驼的难度。每年能钓上来一两只就已经是佳绩了。
钓骆驼需要的工具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河滩上生长着许多种野草,钓骆驼需要的是一种叶笔直无分支的小草。这种草的叶子就像玉米叶一样,一层包着一层,我们钓骆驼需要的是最里面的那根叶,也就是最嫩的叶。而这片叶是否能用还要看它的根端是不是白黄色的?为什么呢?因为钓骆驼的时候,这白黄色的根端是诱饵。如果你把这根端弄湿一点,钓骆驼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因为即使这骆驼不咬根,湿润的根端也能把它沾上来。
钓骆驼和钓鱼是一个道理,需要耐心和技巧。
整个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准备好钓骆驼工具,即嫩草;
第二步,在众多小圆洞中选择一个。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不是所有小圆洞里都有骆驼,需要根据经验和小圆洞周围的状态做出判断和选择。
第三步,把嫩草轻轻放到小圆洞里,静候。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放嫩草的时候不能放得太深,也不能放得太浅,要根据经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然后,我们就只需静静等候骆驼上钩了。但是,在等候期间,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嫩草,看它是否轻微晃动了,如果不是风吹得它晃动,那就是骆驼上钩了。这时,我们必须以极快的速度拔出嫩草,绝不能拖泥带水,否则,骆驼还没出洞就掉下去了。
有的人,只需一根嫩草,一个洞,就能钓上一只骆驼,而有的人,一整个上午,不是在找嫩草就是在找洞,最后还是空手而归。
收工的时候,我们总会为钓上骆驼的人鼓掌欢呼,为他高兴,庆他幸运;而对于大部分没有钓到骆驼的人,我们也会击掌相互鼓励,并相约明日再战。然后,我们围着钓上来的那只骆驼看上一番,检查一下它有没有驼峰,驼峰大不大,并七嘴八舌的奉上自己养骆驼的经验。
“你要多给它准备点儿土。”
“你最好能给它通通气儿。”
“把土弄的湿润一些,它活的时间就长。”
春日正午的阳光还不是太烈,钓骆驼的一上午,把早上吃饭的能量已然耗尽,在七嘴八舌的经验分享中,我们向着家的方向走去。妈妈们早已做好了午饭等着孩子们回家,并期待见一见这神奇的土里骆驼。
每年的春天,总有一支钓骆驼的队伍,零零散散的集结在河滩,认认真真的工作一上午,然后成群结队的回家。
后来,再长大一些,当了学生之后,虽然依然没有见过真的骆驼,但是终于在书上见到了骆驼的照片,才发现小时候钓的骆驼和这照片上的骆驼长的并不一样。
问过老师,问过父母,才知道,原来小时候钓的骆驼不过是土里的一种虫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像发现了秘密一般,找到昔日的钓友,要讨论上好几天才肯罢休。
“会不会是书上搞错了呢?"
“老师和我爸妈都说是虫子,应该不会搞错。”
“那到底是谁最先说这种虫子是骆驼的?”
“要不要告诉小孩子们我们新发现的秘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