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背诊诊断的中医原理

        背诊是以中医的阴阳、气血、藏象、经络学作为理论指导并以中医的辩证施治为原则,是通过在背部脊柱和两侧的背俞穴、夹脊穴进行触诊检查的。操作部位是脊背部所涉及到的经络,主要是督脉循行在背部的各穴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在背部的第1、2侧线俞穴,即背俞穴,夹脊穴。

      《黄帝内经-素问》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的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气滞则血瘀。背俞穴、夹脊穴是五脏六腑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是通过这些背俞穴、夹脊穴的联系而沟通的。背俞穴、夹脊穴是五脏六腑阴阳之会,精气之所注,经络气血之总归。背部调理通过疏通患者的背俞穴、夹脊穴,能振奋其阳气,推动周身气血的运行,调整全身的阴阳之气,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当脏腑患病时在相应的背俞穴处可出现阳性反应区、反应点和阳性病灶物。夹脊穴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穴位的关系密切,通过刺激背俞穴、夹脊穴不仅可以调理督脉之气,还可以激发足太阳膀胱经之气,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达到治疗相应内脏病症和所属器官、肢体的病症。

        中医认为:脏腑是生化气血,通调经络,濡养皮肉筋骨,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脏腑功能是通过运行气血,联系经络与脊柱,沟通上下内外,调节脊柱各部分平衡的通路得到体现。每一经脉按其特定的表里关系与脊柱相关,故脊柱与脏腑在疾病的发生和转变上也互相影响,足太阳膀胱经从头部向后夹脊下行,其上各个脏腑的俞穴均可反映内脏的病变,与俞穴相应节段的脊柱失稳,会影响到相应的脏腑。内在脏腑的病变,也会从夹脊穴和俞穴的异常表现出来。脊柱是人体的主干,也是气血运行的通路,气滞血瘀,不通则病。脊柱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功能失常,因外及内,累及脏腑,故见诸症。背诊疗法在疏通脊背与俞穴时能理气调血,活血化瘀,是从周身循环和微循环上入手,从病根上入手,标本兼治。

背俞穴、夹脊穴定位方法

        背俞穴、夹脊穴都是循脊椎骨定位的,如何在椎骨间迅速定位呢?简易取穴法就是利用脊柱若干个突出的自然体表标志来简化取穴过程。如颈背部交界处的椎骨的高突(第7颈椎);平双肩胛骨下角的椎骨(第7胸椎);与肚脐正中相应的椎骨(第2腰椎);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与脊柱的交点(第4腰椎棘突下);与髂后上嵴平齐骶骨正中突起(第1骶椎棘突);尾骨上方小圆骨(骶角)。以这些标志作为基点,上下左右取穴,既快速、简便,又可避免在逐个摸寻椎骨的过程中出现差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针挑疗法 简易速效的针挑疗法 针挑疗法也称挑治疗法、针刺疗法或挑病筋疗法,是用特制针或缝衣针在人体的腧穴、...
    de7c69bfb64b阅读 7,510评论 2 7
  • 20180911 李氏砭法治近视----道生 自从有了电子产品,大家的视力是急速下降,尤其是孩子们。 眼开窍于目,...
    accumulate7阅读 42,914评论 21 150
  • 努力学习,好离开这个鬼地方
    飞宇枫阅读 213评论 0 1
  • 今天分享一个我在书上看到的,关于克服拖延症的小方法。我看完之后就用了起来,真的感觉很棒,生活也更加的舒坦和自律了。...
    柚子Yock阅读 249评论 1 1
  • 北京小胡同 喜欢小桥流水的地方,喜欢那种高墙细窄的巷子,我是不是应该生活在江南呀! 清晨半掩的门,门口的单车,家里...
    紫漠的梦想森林阅读 2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