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教育工作中,我发现差生在非常稳定的表现。一个差生,很可能从小学就开始差,而且往往在三四年级就开始出现成绩退步,到五六年级成绩明显下降,然后初中三年学习上表现稳定,难以进步,甚至各项能力如体育、音乐、美术、人际沟通等都出现退步。同事们常说,这差生真是哪哪都差。
我想差生们之所以差,除去小部分先天能力不足之外,更多的差生是后天环境的造就,尤其是他的学习环境存在太多的差生支持因素。因为差生们可能曾经一度不太努力,荒废了学业,导致成绩下降后,周围出现了以下差生支持因素:
1.直接支持因素就是试卷上那较差的分数。
2.间接支持因素有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谩骂、同学的嘲笑、座位的调整、课堂的忽视等。
当一个人的周围有太多否定他自我价值的因素时,他就趋向于逃避或毁灭。
人的理性的,社会性的动物,有自然的生存倾向,一生都在试图建立解释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体系、并在这种体系中找到自己。人在试图解释世界的同时,更需要解释自己,解释自我存在的理由和自我行为的理由,而自我价值就是自我存在理由和自我行为理由的出发点。当学习环境缺少自我价值的支持系统,也就是学习环境中缺少自我存在的理由时,他就倾向于去另一个能找到自我价值的地方。比如驰骋在网络游戏中,幻想于玄幻小说里,挥洒在足球赛场上等。
这就是现在有那么多厌学学生的原因。在功利化学习的现在,老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方法去给差生们创造学习支持环境。当然,在青春期,老师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老师在班级里有影响力,在家里就少了,经常见面有影响力,几天不见又少了。而同伴的影响力却大大增加。
如果能在布满尘霾的苍穹撕开一道口子,让明媚阳光照射进来,那就能以小改变促成大改变,最终改变差生。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寻找低年级学生的支持。让差生去辅导更低年级的差生,可以让这些学生的自我概念向良性转变,形成学习支持因素,最终改变外在的差生刻板印象,实现成绩的实质提高。
具体实验:
1.817班六个中等以下学生,其中20-30名三位,30-40名三位,对接714班相应的学生。
2.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初二的师父,初一的徒弟,互赠书签。
3.先以辅导一门学科为主,有能力的可辅导多门。
4.彼此多鼓励,精神多支持,相互关注。(鼓励他们,其实也更是激励自己)
5.每周两次,中午时间,特定场所。
6.以一学期为限。
7.通过多次大型考试结果以及平时行为表现,判断是否有实质性改变。
人要想维持自己的已经建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就需要不断获得自我支持性的信息。当差生们在学校里获得了自我支持性信息,就会改变“我是差生”的自我概念,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建立自尊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