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历史上,商朝到了纣王时期,我们不谈纣王与妲己的故事,那个只是商朝灭国的借口而已。纣王本来:"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欢心。” 但我们了解到纣王时期人民生活的很苦,“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 ,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把中国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则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按照常理,“天下的兴亡,最高领导人是要负70%的责任的。” ,战争不断,纣王对自己的百姓不负责,对自己的军队不负责,对整个社会经济不负责,当然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上,好像也没有建树,相传商朝是一个很迷信的时代,又对自己的诸侯国和臣子不信任,甚至逼迫西伯食自己儿子的肉。不仁不义,又过于自信。
牧野之战,从表面上看是臣伐君,是下逆上,是极不厚道的,是大逆不道的。但我们伟大的史学家,太史公《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可见,当时西周灭商是取得了战争的正当性的,是要救民于水火,实抚天下才发动的战争。但也不得不说,也有对这样的臣伐君战争持不同意见的人。以伯夷和叔齐为首,史料如下:
叔齐名致,字公达,谥齐,后人称之为叔齐。叔齐、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来二人听说西伯昌善养老人,尽往归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兴兵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手下欲动武,被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后来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后人也有如下的评价。
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评价伯夷叔齐
圣之清者。——孟子评价伯夷叔齐
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备矣。——管子评价伯夷叔齐
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韩非子评价伯夷叔齐。
可见孔子认为伯夷和叔齐 ,求仁而得仁,没有怨恨,也没有让自己的原则妥协,也没有辱没他们自己的身份,他们坚守了自己的原则,求义得义,也心安理得的不食周朝的粮食。
周西伯和姜子牙他们呢?他们为暂时缓解了民众的痛苦,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生养生息和进步的机会,但这一次的战争,也开始了朝代更替的先河,孔子评价是“朝代更替的,始作俑者。” 确实人民后来又一次次的经历着战争,朝代更替。
他们的选择,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我们也无法替古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们现在的情况和条件都变了,我们只能了解他们选择的背后原因,综合思虑,为我们自己以后做选择,提供一些参考的价值。我们如果遇见理念不合,或者三观不合,或者有一些不合适,或者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没有保持较长期的交互了,我以为我们也要“求仁而得仁,求义得义”。理念很合的来,三观比较合的人,在一起好好共事,好好交往,固然是好事,如果没有在一起,也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