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霍金开微博成了网红。
很喜欢他对量子态的一段解读,将无相的阐释科学化且通透易解,遂摘了来:
“宇宙的每一种可能性都同时存在于量子叠加态当中——是一种可能性的集合而非具体的现实。当测量时只是从这些可能性中选择了历史的一个子集。”
这段时间在团队沟通和思路梳理上提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可能性”。遇到需求,遇到变化,给出解决方案,从态度和认知习惯上我们首先要达成共识的是不设限、不拒绝,去接受和构想各种可能性。
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们面临未来可能性的风险考虑时,我们如何在当下既定资源和目标前提下进行取舍和选择又变成考验。接受可能性是开悟的态度,懂得选择是取舍的智慧。
在资源矩阵的限制条件中,我们永远无法得到最优解,只能选择次优。对于次优的解题策略,其思路在于当下这个历史子集中我们如何抓住主要矛盾、主要场景、主要用户。并且在长远规划预见和当前的策略中找到合理的平衡和连接点。
我们既要具备随时重构的能力又不能饮鸩止渴不顾未来。今天北京的天不知道是阴还是霾,放眼望去,傻傻分不清。在增长和未来之间总有不可避免的取舍难题,总是有牺牲和代价,问题在于代价的成本收益和可重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成住坏空的劫是避免不了的。
当下的选择和未来的预见其实就是运筹帷幄的能力,在运筹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算法,很喜欢它的名字:动态规划算法。关键在于动态二字,动态就是无常,就是变化,动态是宇宙的运动规律,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动态规划算法用于求解某种最优化问题,比如生产调度、最短路径等。其核心原理就是把多阶段过程转化成一系列单阶段问题,利用各阶段之间的关系逐个求解。
简单的说就是将过程分成若干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在它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作出决策,从而使整个过程达到最好的效果。当然,各个阶段决策的选取不是任意确定的,它依赖于当前面临的状态,又影响以后的发展,当各个阶段决策确定后,就组成一个决策序列,因而也就确定了整个过程的一条活动路线。
如果什么都是1+1的问题,那这世界就太简单,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笑话。我们不需要任何智慧就可以安详地做对事,过好一生。
蔡志忠曾画过一个故事,妇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花匠,一个嫁给陶匠。妇人每天拜佛,求老天下雨让花儿开得美丽,然后又赶紧求太阳让陶器沐浴阳光。人生就是两个苹果:大而酸,小而甜。贪不了,只能舍!
慈悲喜舍。
接受可能性的无常变化,应无所住;动态规划每个当下阶段的最优路径,是我们一直都要做的练习和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