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总是引诱你一张一张地去翻,一个类型一个类型地看,可是越翻越看越是觉得自己的浅薄,离你很近的小圈子慢慢虚无起来。那里是另一个世界,然后你总有一刻要抽离,回到你生存的土地和用力要呼吸的空气,顺应着似乎铁定的法则去争取。
我感到很羞赧。读西方的书、看西方的电影、听歌也喜欢带感的外文歌、做事很西方、思维很西方……总之这些标签出现在我们青年人的日常要比本国文化多得多,好像如此之后自由的芬芳和物质的丰盛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快感、幸福感。而对于管仲除了被写作文用烂的管鲍典故我难再说一二来、《红楼》貌似家喻户晓而连作者是个大叔我也今日才知、临淄8000年的历史可与罗马雅典媲美的文化底蕴而我还在纠结淄的读音。
确是羞赧。当年学文言文时实在是不情愿啊!从前写作文就是拐弯抹角地和阅卷老师说我字数够我里面有料您就给我高分吧!就连选择中医院校疑虑也不少哩!今天还吐槽着要求必修的太极课多么无趣呢!
可是,就是强制今晚必须要一字不漏背下《陈情表》啊;就是按照高考高分作文模式来套路我们的啊;就是似乎在南宁只能选这个学校了啊;就是因为不乖乖学太极我们会挂科的啊……左手一块黑纱准备蒙住好奇的眼神,右手剽悍的大锤锤想要随时锤胸口,叫人怎么发自内心热爱、探索和传承自己的根?
还有近年来拍一部火一部的古装剧,冠冕堂皇的用文化装饰浮躁的人间。动不动就苍生大地的讲一些现代观念的虐狗故事,观众喜欢萌的就找萌点卖,喜欢酷的就使劲扮帅;好吧,故事不合意那就看漂漂亮亮的古戏服古场景吧,加一些特效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了;好吧,要是还不称心就看漂漂亮亮的脸蛋吧,没有人和高颜值过不去吧,总有一款适合你吧。
还是得拿“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说说事儿,咱们喜欢萝卜还是白菜多一些,不过是个人需求不同罢了。有时候萝卜和白菜也是可以享受主人同等的宠爱,一起下油锅的。当然,我不曾迷恋,也从没有说出口过的评判,看的过程中确实是——很爽的,现实中少有的感官刺激外加精神意淫以后我知道它终将要被滚滚时间的流水给冲刷走,没过多久新剧又得新欢。有时就仅仅是拿一些细微的人性善良收买观众,告诉你我们的剧本还是有价值有道德观念的,给它特写就是在弘扬中华文化。真正对华夏文明具有价值的是什么?这就是《红楼梦》《牡丹亭》这些似乎都在叙述和电视剧里差不多的故事而却能长长久久磨灭不去墨迹的原因吧。
琐琐含生营营来去,如彼器中蚊蚋,实在不能做到清醒自如。好比明天早上满课的我还睁着干眼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切换到自我模式]
。。。。。。。。。。。
几个月前《河西走廊》让我把张骞霍去病当新晋偶像,现在看来可能我要迷孔明老师一阵子了。虽然也会想象他们在那个年代也是拥有英俊脸庞的美男子,但谁也别想撼动我“正房”高以翔的位置。。。。
。。。。。。。
。。。。。。。。
哈 我会好好看三国演义的。。。。演义。。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