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靠本能判断人,后来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就是“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自我的稳定性、自我的灵活度、自我的疆界、自我的力量和自我的组织力。
自我的稳定性,分数越高,一个人的自我越稳定、结实;分数越低,一个人的自我就越脆弱、越容易瓦解。
自我的灵活度,分数越高,一个人就越容易及时调整;分数越低,一个人就越会固守着自我。
自我的疆界,即一个人会将自我延伸到多大的空间。
自我的力量,即一个人的力量程度,他是有“汹涌澎湃”的力量,还是只是“涓涓细流”。
自我的组织力,即一个人能否不断地完善自我,特别是:在“高压”下能否及时做调整;当自我被打碎后,能否得以疗愈。
自我状态可以有三种:父母、成人和儿童。比如,女性如果自我灵活度高的话,她可以在妈妈、女人和女孩这三种状态中自由切换,有时也可以切换到男性的相关角色上。
男性则是一个人可以在父亲、男人和男孩之间自由切换,也包括在关系中姿态的高低、态度的强硬程度,等等。自我灵活度高的人可以比较快速地做调整。
最好是,一个人既有高自我稳定性,又有高自我灵活度。
大五人格理论,即人格的大五模型( OCEAN)
我们所熟知的人格(自我)理论,多是理论家的个性化构建。比如,最广为人知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一个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部分组成,而人格发展过程,分五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大五理论,是通过对描述人格的词语的统计分析而提出的。研究者通过复杂的统计分析,找出了人格的五个特质,这五个特质组合在一起对人格有完整的解释力。而每个特质,在统计学上又有最大的独立性,即不同特质的相互掺杂性是最低的。1981年,美国心理学家戈尔德伯格( Lew Goldberg)给这五个因素起了个号叫“大五”( Big Five)
这五个特质分别是:
外倾性( Extraversion),即外向和内向;
神经质( Neuroticism),即情绪稳定性;
开放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是富于想象与变化,还是务实与墨守成规
宜人性( Agreeableness),是热心信任,还是无情、多疑;
尽责性( Conscientiousness),是有序、谨慎、细心、自律,还是无序、粗心大意与意志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