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写作水平的三大核心思维
今天的课程,皮特老师分享了如何提升写作能力的三大核心思维
01高品质的输入
我也喜欢看书,好像也看了不少书,但事实上都是以小说,报刊杂志、或者是娱乐八卦、新闻热点为主。
这些输入是没有营养的,甚至是有害的,看经典,看高品质的书与看肥皂剧,看小说完全不一样。
一周看一本书与两三天看一本书的输入频率,一年下来,十年下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拉开了,输出质量也完全不一样。
那些灵魂自带书香气的人一定是长年累月看经典书籍的才华横溢的写作者。
我是第三次来到三六五写作训练营,才明白一件事:在写作中经常卡壳,写不下去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因为没有高品质的输入。
就比如水库只经常放水而不加水进去,总有一天会枯竭。
一些无聊的八卦、小说就像是水库里有害的水质,本来清澈的水库反而被搅得混浊不堪。
不好的书籍输入,还不如不阅读,是不好的输入。
水库没有源源不断好的水质输入,水库会枯竭,写文章也一样,如果没有长期的,高品质的输入,就很难有高品质的输出,难有好作品。
02多维度的思考
皮特老师说完成一篇文章,应该是80%的时间用来思考,20%的时间来写作。
反观自己,看到题目就写,没有纵向思考、没有多维度、认真思考。
写作时随性随意,想到哪里写到哪,也没有梳理文章经络、框架结构及要表达的论点论据。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像是流水账、没有中心思想, 干瘪,没血没肉,更不会有灵魂,这样的文章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不会是好文章。
03 有价值的输出
平时有源源不断的高品质输入,积累金句、素材,下笔前要深度思考。
问自己写作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传递什么?表达什么?你面对表达的对象是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将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想清楚主题框架后,写好题纲,梳理文章脉络,经过了深度思考后再动笔。
这样准备充足的输出比随心所欲的输出,更加顺畅、条理更加分明,也不会偏题跑题,也因为事先站在读者的立场,更容易引起共鸣。
随心所欲、随手写下的东西,限于流水账式,是自嗨式写作,不考虑读者的感受和需求,本质上只是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并没有做到高质量的输出。
在接下来22天写作课程,我打算把每天的作业上传给我的邻居看,有熟人监督我会更加认真对待。
也希望因此能够影响到身边更多的人。
写作,不是文学作家的专利,它与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学历所有的一切无关。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想,对事物不同的见解,通过写作我们能更好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表达者、写作者。
加油!你今天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必将换来美好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