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公众号:宠爱有减
偶然翻到一篇演讲。励志的题目吸引着我,我听不懂又看了一遍带翻译的。发音很对味,没有那种自带优越模仿不来的高深。篇幅不长,清晰。最重要的是,演讲者的经历本身就是传奇。
有个想法突然在脑中一闪而过,我从来没有过演讲。为何,不如,干脆,就拿这个做范文,来个假如的演讲呢?
有了这想法后,我以最快的速度将演讲稿打印了出来。重新审视了一遍,心里又兴奋又紧张。我是认真的吗?还是只是此刻想想的意淫而已。
我从来都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小时候家里来亲戚,我不敢上桌。躲在床底下看动静,自以为那是最安全神秘的地方。上中学时,唯一一次上讲台说不到三句话,已面红耳赤。胆怯、自卑、扭捏,我一度认为这就是我的标签了。没有丝毫的勇气去挣脱改观别人眼中这样的我,即便在年轻时做了些生猛的决定,也不过是无知者无畏罢了。可我心里又是那样期盼,我能走出一步,看到变化的惊奇,好过内心一成不变失望的折磨。
可是,35岁的我合适吗?这个想法幼稚吗?想起一出是一出可笑吗?
是的,就是这个声音,它以理智的名义告诉我不可取。就仿佛朝九晚五的工作才是正业体面的,其实斜杆早已不是神话。就仿佛到了年龄没结婚就是你生理或心理不正常,其实你只是为了等爱情。就仿佛热闹喧哗的人潮汹涌,你的笑却无法掩饰内心孤单寂寞冷。可我们从来是受制于这样的生活模式周而复始,被生活深入浅出的教化着,没有过除旧迎新,今日复明日,明年复今年,一成不变里既有从众保护伞的淡然,也有一个成年人的低落与不安。
可是还有一个声音在说,想做什么,马上去做。我决定听一下潜意识的召唤。
睡觉前,我拿出了稿件,开始念叨了起来,入睡更快了。早起拿个小板凳坐卫生间里,开始念叨了起来,背景音乐是窗外树叶磨拳擦掌沙沙作响。地铁始发站有座位,开始念叨了起来,根本没有异样的眼光,因为谁都忙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我背会一段时,那感觉真是美妙极了,神清气爽。我只是遗憾,我太久太久没刻意的记忆了。曾经,我可是背诵小高手,连文言文也不在话下。
我让姑娘为我拍两分钟视频,回放时,忍不住苦笑,手足无措还蹩脚忘词,真糟糕。但是当我把它当作一件从未体验过的事去尝试、去挑战时,内心竟然有了种神圣的感觉,并伴着新鲜、害怕、突破、恐惧,和说不清的意义。
生活从来没有变。
我们习惯用年龄给自己设限,给思想设限,年少的缺口依然是成年的遗憾,苦苦追寻到攻略后又觉得无趣,不敢走出洞口见光明,而在洞内心猿意马。只是当我们认识到时,依然固执的以当前的年龄身份而不敢检视自己,不敢去激活那颗迟钝茫然的心。
可是世界那么大,何必在偏见和世俗里画地为牢。所有的约定俗成,都成了我们妥协的借口。需要有那么一刻,听到心的声音,从迷失到觉悟。
生活从来没有变,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成熟和成见,把自己束缚在雷池。真正的渴望却像雪花飘进了火炉不留痕迹。而鲜活激情的人生,必定要挣脱一些人设和枷锁,过滤掉嘲笑、流言和唾沫。内在从容的行动派,方能收获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