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的一些事、听过的一些道理,总会在某一个时间点醒悟,希望这个道理我们能看到,能有所感悟,并有所行动。
01 前言
其实早在很久之前,就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但是就在昨天,这种感觉真正到达了顶峰。
我爸是个典型的老爷子,火车临近开车四个小时,打电话给我,赶快帮他买张车票。
我爸是个典型的“老”父亲,“给我买硬座就好了”。由于出发地没有高铁,只能买火车,10来个小时,第二天一早到地方,我没听他的,直接买了卧铺。
果然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愚蠢的把乘车人填成了自己。我总是对这种本不该发生的,并且错误的事情,感到非常暴躁。
荣姑娘说,“人,总要为自己的愚蠢买单的。”
这话一出,立马感觉好些了。是的,成年人了也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吃一堑,长一智。”该理性对待了。
可理性的人真的能理性对待人性中的这些特点吗?
02 人总是对“损失”感到厌恶
车票买错了,还是要退的啊。于是想到之前看到一篇文章——退票如何减少损失的好主意。于是就心血来潮试了一下,果然手续费只用了原来50%。
心里顿时觉得惊喜,好像得到了很多。想来也傻,我还是损失了啊,但是心里的确舒服了很多。
这个现象在社会学以及心理学都有专题研究。说的就是人们对损失的厌恶以及对得到的欢喜。
也许,有时候人性的心思并不为我们自己认知。
简单的举几个例子:
1
A每天都会给B一个鸡蛋,B一开始非常感激,后来慢慢就习惯了,直到有一天,A把鸡蛋给了C,B非常生气,和A大吵了一架,然后从此绝交。
可B和我们一样,都知道鸡蛋本来就是A的。
2
X叔叔是个普通职员,却一直资助着山区四个贫困的孩子读书,后来X叔叔生病得了肝硬化,不得已将资助的事项转移给好友Y先生。
在交接之前,中间隔了几个月,由于交接以及各种事项没及时汇款给那些孩子。
Y先生先后接到几次电话:
“你不用给我们解释说明X怎么了,我只管关心这都四个月了,为什么还不汇钱,你们是怎么帮助我们走出大山的啊?我孩子上大学就靠这笔钱了,你懂不懂啊?”
……
3
甲乙丙同住在一起100天了,甲一直对乙像亲人一样好,但中间有一天言语误伤了乙,乙伤心不已。
丙对乙的态度一直不友好,但中间有一天丙给了乙一杯自己不太喜欢的丝袜奶茶,乙喜笑颜开。
后来丁问乙,你对甲和丙的印象如何?乙说,甲那天凶了我,脾气很怪。丙其实并不是看起来那么讨厌,还给我买最喜欢的丝袜奶茶。
……
03 烈女失贞,不如老妓从良?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也许你我身边都有。差不多两个效应就可以解释:
1、损失厌恶效应: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2、期望效应:期望效应又称 “ 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 期望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一种判断,希望自己活他人达到某种目标或者满足某种行为语气。由期望而产生的行为结果就是期望效应。
而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因为一件事情彻底去否定一个人的前部积累,是因为没有符合他们所铺垫好的期望。
我们天生对“损失”更加敏感,为了避免损失可能会失去理智和判断。
而好人往往因为多给了自己一块蛋糕而声名狼藉,坏人可能因为少贪了一块蛋糕就被格外欣赏。
还记得电影《芳华》里的刘峰吗?他就是文工团所有人心中的神坛上的英雄标兵。可就是这样的人,最后成了人性阴暗的靶子。
原小说名为《你触摸了我》指的就是那次事件:“活雷锋”刘峰对独唱演员林丁丁表达爱慕时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触碰到了这个爱慕对象的脊背。
从此刘峰在批判的潮水中慢慢消耗生命。
小说作者及编剧严歌苓在文中是这样写的:
“人们可以慷慨地给予刘锋各种各样的奖章、奖牌,可以将他当成活菩萨一样供奉起来,却一点儿真情都不给他,不允许在他身上出现七情六欲。
不仅这样,就连之前的善举也被一笔勾销。也许这种情况早就发生了,当刘峰最平凡的善意被放大成“英雄事迹”的时候,他就没有了平凡的权利。”
这让人想到一句俗话,让人很难堪,但却实在:“烈女失贞,不如老妓从良。”
04 认真对待生命中的美好
而如今的我们,即然跳出来看到这样的现象,是不是需要有所觉醒?
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承担!
同时“爱人别太满、做人别太懒。”
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动动心去看看的。
愿有幸相遇并且有趣的你们:
都能选择你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都能认真对待生命中的美好。
包括但不限于: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