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法则 第91次分享2017-10-18

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

“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管理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特别要提醒的是,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还容易导致彼此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刺猬定律源自古希腊的寓言《刺猬与狐狸》,它讲述的是:

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它能够设计无数复杂的策略,偷偷向刺猬发动进攻。但每一次刺猬都蜷缩成一个圆球,浑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狐狸行动迅速,皮毛光滑,脚步飞快,阴险狡猾,看上去准是赢家。而刺猬则毫不起眼,遗传基因上就像豪猪和犰狳的杂交品种,它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整天到处走动,寻觅食物和照料它的家。尽管狐狸比刺猬聪明,但是在实际中屡战屡胜的却是刺猬。

这则寓言说明,狐狸知道很多事,但是刺猬知道最重要的事,而这足以使它能从狡猾的狐狸中逃生。其实,人也可以划分成两种基本类型:狐狸和刺猬。衣赛亚·伯林便是从这则寓言中得到启发,他认狐狸的思维是“凌乱或是扩散的,在很多层次上发展”,从来没有使它们的思想集中成为一个总体理论或统一观点。而刺猬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刺猬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成简单的 “刺猬定律”。

刺猬定律强调深刻思想的本质是简单。而这也就是那些卓越的人之所以与他们同样聪明的人区分的原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马克思与共产主义:大同思想;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E=MC^2;亚当·斯密和劳动分工:“看不见的手”。正是这些拥有刺猬本质的人,将复杂的事件简化了,使我们更加接近自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英国当代思想史家伯林爵士1953年出版了一册86页的小书,也是他一生中写得最好最有名的一本书——《刺猬与狐狸》。 ...
    刺猬岱宗阅读 6,854评论 1 2
  • 之前的文章提到关于《狐狸和刺猬》(收录于以赛亚•柏林​《俄国思想家》)。对于柏林的这本《俄国思想家》我没读过,所以...
    颠默阅读 7,338评论 0 0
  • 你是刺猬,还是狐狸呢? 内容来自京东共读《从优秀到卓越》 会讲故事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收集新鲜有意义的故事给你。 ...
    晴空00阅读 2,523评论 0 0
  • 我对曾国藩的认识,一直以来停留在中学历史所传达的那个干巴巴的刽子手形象上。组建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就是我对...
    暖玉升哥阅读 4,560评论 0 2
  • 现在是晚春夏初的季节 平静的乡村里小河里的水 流尽了 野花永久的败给了疯草 野兔在小孩发现之前逃命 家犬跟着主人散...
    齐家能阅读 1,0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