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好基友从深圳回来打球,我正悠闲着,也就一起玩玩。倒不是因为我打球有多好,而可能正相反,我打球挺烂。只是这段时间锻炼身体,感觉状态不错,也想试试这段时间锻炼的体力提升情况如何。打完两个小时,有点酸爽,但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这种心脏持续快速跳动的体验和读书时那种心智的跳动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篮球,我是在高中的时候玩过一段时间,打球时的各种心理状态也大致体会过。荷尔蒙的激素刺激着,就算是再柔弱的人,也不免有些争强好胜的心理。几乎无人能够逃掉这种心态。当然我虽然知道,但也无一例外的逃不掉这个心魔。还未开始比赛的时候,在篮下随意投篮的时候,有个红裤衩的,微胖微胖的小伙儿。我也不知怎么地,很快就把这个人和高中时一个短期同桌联系起来。觉得他很娘,所以一开始就看他不惯。人一旦产生第一印象,就似乎很难摆脱。所以接下来他传球投篮的动作,似乎都摆脱不掉“娘”的印象。所以在正式比赛的时候,因为有偏见,我防他的时候更多靠的是身体和讨厌激素。防起他来,就格外地用蛮劲,更多时候是偏向肉搏。对方可能也感觉到了这样的压力,打得也格外卖力,几次肉搏他也没败下阵来。反倒是我,可能没有好基友的提醒,就快要恼羞成怒了。而一旦如此,那这次的打球乐趣可能就要毁于一旦了。后面意识到是内心的偏见和好胜心在作祟,就此决定改掉这样的心态。
之后的防守,我也就不紧逼,贴近加肉搏了。因为任何比赛都是如此,不止拼身体,更多还有意识。就防守而言,我之前一直喜欢掏球,掏完球势必会发生一个问题,如果你手速度够快那还好。如果不够快,身体还没返回来的时候,人家就趁这个空档三步上篮,你就得连累你队友在内线一防二了。另外听好基友说,掏球容易造成犯规。所以种种迹象看来,掏球应当被归为备用技能,不到万不得已不需要掏球拿球。
有人说篮球重在娱乐,我倒不这么认为。就说我们刚开始我们4人,又找了隔壁场上两个人一起打的时候。可能犹豫我们几个人技术都比较菜,再加上氛围上也都比较娱乐。所以,本来有一个技术和投球命中率都比较好的师弟,再场上看起来却像个懒洋洋的菜鸟。除此之外,娱乐氛围聊以消遣好像还行,但要说想提高和收获就还是得跟真正的强队切磋。之前也有关注一些dota、lol的竞技赛。往往让人热泪盈眶的并不是已成定局后的娱乐赛,反倒是拼到最后因为一个buff或一条龙,绝地反转的剧情让人激动不已。也因此,比赛后的荣誉和奖牌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有空还是自己打球去体会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