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杭心
01
“学妹在吗?”
手机上忽然弹出这条消息,此时我正在上课,无意间扫到课桌上亮着的手机屏幕。拿起手机便看到这条消息,是一个大四学姐发的。
“嗯嗯,在呢学姐。”我回复到,心中开始想着学姐是不是有事找我,可不能耽误了人家。
于是,回过消息后我便一直盯着屏幕,生怕错过学姐的消息。
一分钟,二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下课了,还是没有收到学姐的消息。
坐在我旁边的舍友一直用一种坏笑的表情看着我。“和谁聊天啊!笔记都不抄,也不顾皱眉的老师。”
我才晃过神来,笔记本上已空了大半页,老师讲了啥也不知道,自己好像一直在对着手机屏幕发呆。
我让舍友看学姐发的消息,并说了我上课其实一直在等她的消息。
“你有病吧!她找你不应是她等你的消息吗?你真是闲的慌!”舍友调侃着说道。
舍友看似无意的一句话,却深深触碰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个角落。
02
回首走过的20年,自己好像一直在取悦别人。
对别人的请求和要求恭恭敬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束之高阁。别人做的事,说的话,都胜似真理。自己做的事和说的话,都像一滩烂泥。
可能有人会说,我是虚伪,是造作,是装清高。现在哪有这样的人啊!能不顾自己利益毫无渴求的去帮助他人。
没事,我接受,毕竟以前也听到过类似这样的评价。
可我还是会很难受,可能会在深夜难以入眠,在上课时走神,在吃饭时发呆,尽力回想自己到底哪儿做错了。
的确,从小学到初高中再到大学,我从未与同学吵过架,与朋友红过脸。
我时常害怕身边的人不喜欢我,害怕他们对我指指点点。所以我一直都在逼着自己将一切都做到最好,尽量不去麻烦他人。偶尔得到他人的帮助,我也会想尽办法回赠,不然,愧疚感会压的我喘不过气。
慢慢地,我好像失去了自我,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即使头顶的压力似山涌来,我还是得向周围人群绽放笑脸。
03
昨晚看了最近一期的奇葩大会,此期嘉宾是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
在现场,她向大家分享了讨好型人格曾对自己的困扰以及自己如何战胜了讨好型人格。
她朋友曾经问她,“你有没有跟别人产生过很真实的关系?”她不知真实关系所指,便反复追问朋友何为很真实的关系。
“很真实的关系就是你可以和这个人争吵,可以把自己最不堪,最真实的一面暴露给这个人。”朋友如是说。
听过朋友讲述,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讨好别人,从未和他人发生过最真实的关系。
在两性方面尤其严重,她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当对方打电话过来骂她时,她只有恐惧和道歉,足足道了两个多小时歉,还是于事无补。挂断电话后,看着满屏的未接来电,她害怕得浑身发抖,却不敢说出“你不要再打来了”的简单话语。
两个平等主体之间都是如此,那和上司及同事关系也可见一斑。
顶着少年成名的光环,一味去迎合前辈的观点,即便是一通胡说八道,听完后还不忘记点赞并说您说得都对。
她好像一直活在自己的封闭世界,怀着讨好型人格生活。
04
后来,她孤身一人去了东京。在哪儿她没有朋友,没有社会关系,不会说日语,一切都是崭新的,她开始了一段新生活,不用去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意见。
每天的生活很简单,写日记,看书,看展览。很少上网,也不用去看网上对自己的各种评价。生活随性而自由,简单而真实。
一年后,她发现自己讨好型人格竟然自愈了。节目现场,她因终于骂人而高兴地跳脚。
在《东京一年》这本书中,的确可以看出她自身的改变。做自己想做的事,真实表现自己的快乐和忧伤,不遮掩,不隐藏,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
特别喜欢蒋方舟引用的德国某作家的一句话。“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
对家人愧疚,对朋友愧疚,对同事愧疚,对所有人都愧疚。我们好像一直在愧疚的泥潭里无法自拔,自然负能量也就时常爆棚了。
小说《芳华》中,有一个片段让我影响深刻。在那个人人争着“讲坏话”的年代,小萍的父亲强忍身边人对自己的辱骂和打压,但当小萍妈也说他坏话时,他心中的城墙轰然坍塌,最终服用安眠药而离去。
小萍父亲是个儒雅之人,几乎对所有人都怀有歉意。所以当身边人都对他有意见时,除了结束生命,他好像别无选择。在他看来,这样的结果才是大家满意的,自己才不会感到愧疚。
愧疚真是个可怕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学会控制和摆脱,别让它主导自己的生活。
05
后来,我收到了学姐的消息。
“我明天早上有点事,你能不能去替我开个学校组织的就业动员大会?”
我看了看手机中的课表,明天早上满课。
“学姐,我明天早上满课,可能去不了,要不你找找别人。”我回复她。
“呵呵,好吧。”她这次是秒回。
难道又得罪人了吗?又让别人不开心了吗?一系列问题在大脑中涌现,心中又开始衍生出一股负罪感。
可我真的有课,我并没有说谎啊!或许在她看来,我是在找理由推脱吧。
生活真的好难,既要照顾好自己的小情绪,也要维护他人的小确幸。
听完蒋方舟的讲述,我好像也找到了答案。有那么一瞬间,我再也不想取悦别人了。
人生苦短,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呢?换个角度来生活,将他人对自己的指点和批评作为动力,卸下自身的谨慎和谦卑,追随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最终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学会向他人说“不”后,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其实也很美好,大把的时间紧握手中,自己也会前所未有的放松。拒绝是一位伟大的老师,我们应时常向他学习,这样我们才能走的更远,生命才会更加有意义。
生活苦吗?
很苦。
那就自己学着加点糖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