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后,婆婆说她要去赶集,问我们需要买什么东西吗?我说您去赶集啊?跟谁去啊?她说自己去,我说你等我,我陪你去!老太太高兴的答应了,收拾完毕后我们一起骑车去赶集了。
集市离我们很近,大概有二里地的距离。但这些年很少去赶集,以前通往集市的几条路是砖砌成的,现在已经全部都是柏油马路了,宽阔、平坦、干净。
我们去的时候大概十点钟了,老远就可以看到集市路段黑压压的人头,时不时还有小喇叭广播卖东西的。回想起小时候最爱赶集,特别是过年的“花花集”。那时候,父母也会给点零花钱,几个孩子就一起走路去集市,兜里的钱真舍不得花,不知道买啥好,又想买花戴,又想买好吃的,还想买好玩儿的,但是最终都会把钱花光了才回家。
分分钟我们便来到了集市,一进集市便是卖对联、福字、年画的,物品款式很多,有的在地上铺着,有的在绳子上挂着,让人眼花缭乱。再往里走,是卖各种各样的花椒大料材料的,卖水果的,卖菜的,买衣服的,人聚集最多的是卖肉的,猪肉、羊肉、牛肉看上去都很新鲜。集市上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说声,老熟人见面说笑声连成一片热闹非凡。看到这样的景象,我发自内心的感到喜悦。婆婆也挤进买肉的人群里,挑了一块瘦肉比较多的“后头”。我很好奇,以前买肉都是孩子爷爷、爸爸买,今年老太太想起买肉来了呢?买就买吧,反正我是不会挑的。老板给称了一下十三斤半,说给130块钱得了,老太太掏钱的空当我已经扫码支付完了。随后我们又往里走,看到了摆摊卖“糖果子”的,必须买几个,这种特色“糖果子”吃过的都知道别有一番风味。走着走着婆婆碰到了村里的熟人,老太太们嬉笑寒暄着,大家把目光锁定了我。可能是因为戴个口罩,他们竟然不知道我是谁。还是我上前打招呼吧,大娘婶子叫了一遍,唉!二十年的媳妇大家居然不认识,整的我是无语又“尴尬”。
溜了好大一圈儿,手里的东西已经拿不了了,我说咱们回去吧?老太太说:“你先去集口等我,我还要去买一些东西。我说:“已经差不多了,您还要去买啥”?老太太说要给她孙子孙女卖炸鸡,我说快得了吧!他们都多大了,不买了走吧!老太太执意要去,我只能等她回来……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爷爷奶奶的心里,对孙子孙女的爱更是无私而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