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对于知识付费的冲动与反省
有三篇文章应用:
1、罗振宇的骗局分析
2、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3、如何做出一个好的选择
文1详细的分析了文2。其中最大的一个观点,就是认为罗振宇一直在设一个骗局:
1、用知道来替代知识
2、表面上贩卖知识,实际上贩卖焦虑感。
3、并且不把这个事实告诉广大的用户
由此三种原因,就把责任归咎于罗振宇之流,我不是罗粉,也不是什么知识粉,但是我要说说这后面真正的罪魁祸首,真正的原罪!
文3是我前几天写的一篇关于如何做一个好选择的文章。其中包括三点:选择多、会选择、无干扰。大众选择学习知识,选择罗振宇之流的付费平台,就是在用这个模式进行选择。
逻辑思维给了大家一个做出好选择的有利条件,和一个做出好选择的有害条件。
有利条件是: 足够多的付费知识,理论上你想要的里头基本都有了,而且只需要付出很少的一点点钱,一点点时间。
有害条件是:告诉你如果还不学,那就要落伍了,可能要淘汰了,制造这种焦虑感,对你的选择进行干扰。
为什么逻辑思维不提供会选择的服务呢?
因为会选择属于个人能力,无法标准化、批量化进行交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付费能力、时间条件都不一样,要用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达到呢? 答案是没有!
你的父母,老师,经过家庭,学校、几十年的教育熏陶,尚且做不到,更何况一个企业经过一己之力就进行改变?
逻辑思维是一家企业,企业就是唯利的。 只给一个有利条件,和一个有害条件,能够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那罗振宇每天信誓旦旦,帮助大家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提高认知,难道是他在故意骗人么?
我觉得不是!恰恰只有他给的这一种方案可以让更多的人,学习知识,提高认知。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利条件也是“有害条件”
逻辑思维给了大家这个么多的选择,看似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缺乏选择能力的公众面前,反而成了一个有害条件,让他们因此付出了许多无畏的时间和金钱, 甚至由此更加焦虑!
有害条件也是有利条件
逻辑思维给大众制造了有害的焦虑,但是这种焦虑又何尝不是一种好事。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选择的自己的东西,那第一时间下水游泳,总比站在岸上观看好得多得多。如果注定要犯错,那就让错误赶紧发生。早犯错,早反省,早掉头,早成功。
因此,这一切的原罪,是人类的贪婪、喜好不劳而获、少劳而获。如果没有罗振宇,也会有张振宇,李振宇之类的。
通过用这样的方式,让几千万人在知识学习方面,实现了从0到1的飞跃,才有了今天大家的集体思考,如果从1-10。
包括现在十分火热的混沌大学,就是强调从1-10,不要光学习知识,更要刻意练习,内化到的自己的身体里。
我相信这不是终点。
后续还会出现很多帮助个人内化信息和知识的企业、学习机构。
我甚至可以大胆预测,未来各种培训机构,各种培训学校,都将迎来重生,并且在重生的过程中会重新洗牌,只有提供了更新形式的服务, 更高效的服务的机构和企业,才能长久的生存下来。
终点在哪里呢?终点,就是当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中就能掌握如何分辨自己需要的知识,也就是掌握了“会选择”,时,才可能从众多的选择中,排除干扰,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选择!
如果非要说罗振宇有错,会错在哪里?
那可能就是他高估了知识的必要性。或许这个社会永远都不需要这么多人有这么高的认知。一个社会1%的人有很高的社会认知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几千万,几亿人都提高到更高的认知。这个对于社会的稳定,对于人类的发展未尝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