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书说到了移动阅读行业和微信读书APP的定位和产品功能,这次接着谈微信阅读的商业模式。目前可以看到的微信读书的主要商业模式就是卖书,很单一。微信读书上所有的书籍都可以免费阅读一部分,再行决定是否购买,这与我们选书买书的习惯是一样的---先看一部分再做决定。而书目的购买方式分为:“购买”“买一赠一”“赠一得一”等三种方式。
购买:
1)一次性购买整本书籍:一次性付款,可看所有内容
2)按章节购买:按章节付费,或一次性购买。可看所付费内容。连载网络小说多以此方式。
买一赠一:一次性付款,可看所有内容。用户购买书籍可获得一次赠送给好友的机会。如果你想赠送给多个朋友,就要多买几次,就象送纸书一样。
赠一得一:好友领取书籍后自己也可以免费获得此书。好友最多可通过赠一得一获得2本书籍。如果你喜欢的书参加赠一得一活动,你可以向更多的好友推荐,不仅自己获得了喜欢的书,还向其他人推荐了微信读书这个产品,一石二鸟。
此外,产品内还有限时特价,限时免费等一系列促销活动。
微信读书使用的是余额付费的方式,无论你用哪种支付方式充值,都要先到存到微信读书的帐户余额中。这不仅可以沉淀一部分资金,也为将来的运营活动搭好了一个灵活的框架。(这里特别要说一下,如果你是使用苹果手机充值,建议你跳过APP内购买充值的方式,跳过之后会进入微信支付,有折扣!亲测有效)
当然,帐户余额还有一个来源就是读书时长换书币,30分钟换1个书币,每周最多换10个书币,也就是说如果你一周累积读书在300分钟(5小时)就能换来10块钱。事实上对于重度读书人来说,5小时容易达到,但10块钱可能未必会买到你想要的书,所以充值总是难免的。不得不说,读书时长换书币的方式是微信读书的良心之举。这鼓励用户使用微信读书,也许所换得的书币杯水车薪,但也能聚少成多。我看的《死亡通知单》1-4部差不多就是用时长换完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微信读书在以书为核心的社交方面还是下足了功夫的。通过微信好友的关系链导入,使产品内启动一些好友,再通过向微信、QQ、微博分享书、想法、书签,读书成就以及赠送书籍等方式拉来用户,再利用时长换书币,读书排行等方式留住用户。这环环相扣的产品功能再加上不断产生的想法、书评、推荐书目等新鲜内容,才让微信读书成为非常多用户的心头之好。
但无论如何,对于微信读书这样品牌这样体量的产品,单纯售卖电子书应该不会是唯一的出路。在下浅见,微信读书也可以向这几个方向发展:
自身产品修练内功,留住更多读者,促进转化。
1)围绕产品的用户定位,增加图书的种类数量,与更多的优秀出版商合作,提供高品质独特的图书。
2)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虽然微信读书有非常多的小功能很贴心,但有些地方感觉还是不太流畅,比如:由于操作的区分太过细微,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手势不能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有些页面层级比较深,一些文字表述不清楚等等。长时间用手机阅读,对读者和产品设计者都是挑战,微信读书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3)加大运营力度。虽然微信读书自己本身有很强的社交属性,但官方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记得产品初期有一个“测试你的阅读量”的活动特别好,不知道后面这样的活动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微信读书的公众帐号似乎也没什么动静。(千万别跟我说这个产品不做了,我为它这是写了多少字啊~啊~啊~)。
向大社区方向发展,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1)目前活跃在微信读书里的角色只有读者,但作为图书行业必不可少的角色还有作者、出版社和渠道商。尤其是作者,目前即使是作者来到微信读书里,但们也以一个一般用户的身份进来,如果可以给作者们独特身份,让他们在平台上与读者有更多的互动的机会、方式,想来也是大家乐见其成的。时下着实火热的知识付费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用户为自己喜欢的作者付费应该也是可能。
2)提供更多的读者分享的产品功能。目前微信读书支持听书,这是一个特好的功能,但机器的声音未免有些生硬。如果把读书会搬到产品里,让真人发声,仅可以贡献更多的内容,也可让交流的形式更活泼,也让阅读不再孤独。
3)线上线下互动。读书会一直是读书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给这样的组织提供一个平台和渠道,让他们参与到大社区中来不仅可以丰富内容也可也让更多的加入到读书的行列。
支持原创,进行内容分发:
在网上看到过微信读书写作模块的内测的文章,想来微信读书应该向原创写作社区这个方向发展。原创作者在微信读书上发布自己的作品然后与平台分成,微信读书自己成为渠道商。同时,原创内容可以看到的发展方向就是优秀IP的娱乐化。当然,有起点,晋江等大大小小原创文学基地在前,不知道微信读书会不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保持调性,寻求流量变现:
微信读书现有很大的用户数量而且用户精准度很高。做电商应该是最短的变现路径,但我觉得,如果微信读书自己做电商卖书,可能会破坏产品的调性,他不一定会这么做。而可以做流量分发,向其他的网站导流。
用了三次文章才把微信读书的产品体验写完,其实写到后总觉得穿透力不足,挂一漏万。但怎么说给自己布置的这个任务算是做完了,也算给自己一个交待。(这个句号画完,心里真舒服)
也希望对这方面有研究,有经验的小伙伴们多多交流~
下次再见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