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就深深地活在了别人的眼光中,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小时候
小的时候,我们会被养育我们的亲人的价值观所催眠。比如“别人家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无数次地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有些人越比越自卑,当然也有越比越优秀的,但不管怎么样,那都不是真正的自己,是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而做出的选择
长大了
长大后,我们身边的环境会不断地给我们洗脑。本来不喜欢酒宴,但为了能拿下那个项目,成为别人眼中的优秀者,硬着头皮不断地陪酒说笑。本来礼拜天想休息,不喜欢社交,但是身边的人都在借助礼拜天攒动各种局,好像自己不去,就是个另类……
生活中的这些催眠我们的资讯无处不在。
老了后
今天是父亲节。
按着惯例,中午吃饭时间我抱着铃铃下楼去爸店里,走到门口,听到店内几个叔叔在内卷。
“我女儿一大清早就打电话来了,我都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原来今天父亲节”听着语气,叔叔此时心情极佳,炫耀着女儿给自己买的各种补品。
“我昨晚起夜,用手机照明,结果弹出来一个个红包,那这个小崽子们都不用睡觉,一个个都是夜猫子”表面上好像在批评着孩子们,实则开心极了。
“看来你们都是成功的爸爸们,哎~我那些个小兔崽子们一个电话都没有……”就在这是电话响起……“喂,什么!今天下午和你妈妈来步步高~你们几个都在~一起吃饭……”叔叔的声音渐行渐远……
原来老父亲们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将孩子们对自己的好说的是成功,像极了当年自己夸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一般。
本来成功是一种姿态,给别人看的,幸福是一种感受,属于自己的。
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孝顺父母,变成了成功父母的标配。什么时候开始,家庭的幸福也要数出来给别人看。
人生啊,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了,或者老了,似乎都挣不脱别人的眼光,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