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挑出比较感兴趣的部分重新整理。
一、从众和服从的因素
从众和服从虽在同一话题,但并不相同。对从众来说,内部因素中,易受暗示性强的人容易顺从,很多方面可以估计一个人的易受暗示性,决策者,怀疑论者,理性主义者,地位高,崇尚独立文的文化的人,某方面有明确信念的人,易受暗示性更弱,反之更强;外部因素中,对事情的把握程度最能影响判断,其次是群体意见一致性、规模、凝聚力、事前承诺、公开反应。服从和从众最大不同在于存在监督环境,内部因素与从众一样;外部因素中,监督的接近性和权威性、与受害者的情感距离、情境因素。
从众问题中,最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一致性”因素,所谓“祸起萧墙”,一个群体受到外部攻击,可能更团结,但从内部出现反对声音,更可能引起分歧。很多时候,我们要的是数量(粉丝数、订阅数),就不要谦虚的把缺点公开说出来——对于关系亲密的小部分,这属于“自我表露”(见话题亲密),控制得当能加深关系;但是对吃瓜的大多数却是有害的,提也不要提。比如一个博主停更几日后粉丝减少了,可以用更积极的形式露面,而不必抱怨“唉,粉丝少了”,破坏一致性只会令更多人怀疑关注的正确性。
二、影响说服因素
说服的操作要求很高,这意味着你不仅要掌握说服的影响因素,还要掌握很高的说话技巧。作为一个宣传者,传播的现代方法也不是这本书能教会的,也算是抛砖引玉。作为接受的一方,也不要认为被说服是人类的一个弱点,拒绝被说服说不定是一种固执,你在接触确凿信息之前是否已经建立了对说服的防御机制?带着批判性思维和经验,能让人更开明。
三、群体行为
在感受到评价风险时,我们会产生生理唤醒,把不用复杂思考的事做得更好;在匿名效应下,我们会变得不想对公共事件出力,朋友圈集赞还能看出点赞的是谁,群里帮忙投票谁偷了都不知道,效果就差得远了;在去个人化的情境下,我们会降低自我知觉,更容易受情境影响,做出发泄行为;通过平等的交流平台和促进思考的手段,才能有效地获取群体想法。
四、喜欢的因素、爱情三角理论和影响亲密关系的因素
这个话题讨论的都很好懂,与其说是讨论,明晰一些模棱两可的观点。就算你一直单身,也逃避不了这个话题,迟早你也会喜欢上别人的。虽然关系中物质基础很重要,也可能成了决定性的因素,但是日后的幸福感很大程度来自于这段关系如何。喜欢和爱能引起强烈的情绪,以至于身陷其中的人失了智。就算是谈感情,不理智注定也会出问题的。在“喜欢”的问题上,接近性提供了发展关系的可能,相似性和外表吸引力使我们对一个人有初步好感,被真诚地喜欢会引起我们也喜欢对方。在“爱”的问题上,爱情三角理论很形象也很全面地解释了爱的类型,并且告诉我们健康的爱情关系是由激情、亲密、承诺三方面保证的。其中,“亲密”对维护一段长期关系尤其重要,“激情”是这段关系具有排他性的原因。在“亲密”的问题上,“依恋类型”描述了一个人总体的对待感情的态度,“公平”使我们的关系稳定,“自我表露”能加深亲密程度。
书中说,我们会倾向于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喜欢通常是相互的,接近性和吸引力影响我们最初被谁所吸引,而相似性会影响长期的吸引。最好的友谊是发生在互相钦慕的交往中,但是,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就可以使对方反过来也行上自己吗?是的。而且当某些人尤其喜欢你而不是别人时,这种情感回馈会更好。一点点不确定性也能让人燃起渴望。某人可能喜欢你,但你不太确定,这种情况下,你往往更会对他念念不忘,觉得他很有吸引力。
五、影响帮助行为的因素
一般的社会道德会认为“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从各个方面我并不认同:1.没有计划的帮助不能改变现状。2.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如果帮助是源于自我满足,那么可能连回报的默契也形成不了,行为决定态度,没有报恩的行为,甚至会使对方觉得没接受到实际上发生了的帮助,也不会感恩;3.帮助容易成为借口,感动中国很多例子,把制度的缺失宣传为人物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