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搭小俞的车一同下班,路上看见一辆车,后车厢上拉着一顶花轿,围着花轿坐着四五个男人,敲锣打鼓的。生活在江南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过这种场景。莫不是春社?陆游的诗里有“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鲁迅的小说里有社戏,生活中的春社啥样,真没见过。小俞是本地人,她说从小到大,她也从未看过经历过。
天气好,校园里的花一波波的接续而来。实验室门前的玉兰颜色退了,已成凋零之态。南广场东面的几小株玉兰又接续上来,涨鼓鼓的花苞,像吸足了墨汁的毛笔头,怪不得玉兰又叫木笔花呢,名副其实啊。
小俞说,玉兰花很香的。我倒不以为然。多少次走近玉兰,却从未闻见它的香味。
小俞说,你得凑近花朵去闻。刚好这几株年轻的玉兰还很矮小,拉过一支来,凑近花苞去闻闻,嗯,果然很香,是那种不刺鼻的让人舒服的香味。
原来,玉兰的香不远播,只香在它自身。如此低调,洁身自爱,在喧嚣的尘俗里实属难得。若遇上玉兰一样的人,千万要懂得去珍惜。
紫叶李的花,别看碎小,衬着紫红的叶子,蓝蓝的天,越看越有味道。
“桃李满天下”,李花都开了,怎么会少得了桃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看,她华丽丽的登场了,红花绿叶,分外妖娆。
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云: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桃花,才子佳人,爱而不得,不免遗憾哪。
操场的东北角,紫花地丁最近这两天已然蔚然成风,紫悠悠的小花开成了片,远看就是一块小花毯子,别提多美了。
北墙根儿的大松树下,蛇莓的小黄花,婆婆纳纳的小兰花也撒了欢的开,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怪不得朱自清管它们叫“星星”哪。蹲下身看看,越看越喜欢。
回来经过南楼,幽幽的青草苹果香。不消说,这是含笑特有的属性。不忍心匆匆而过,还是逡巡到树下,看看摸摸拍拍,临了悄悄的摘了一朵将开未开的,拿上楼,闻着香气批作业,人都感觉清爽了许多。
下班路上,行政服务中心对面的绿道上,垂丝海棠已经开了,娇羞欲滴的样子惹人怜爱。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大风,但愿它能怜香惜玉,否则刚开就“绿肥红瘦”,那就太可惜了。
玻璃厅下,修剪后的月季冒出了新叶子,紫红油亮,看上去劲头十足啊。过些日子,各色花朵陆续开放,又是美美的一景啊。
天暖了,花开了,孩子们的心也长草了,课间打打闹闹的,这几天跑来告小状的多了起来。细问,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明天周五,有班会课,再说道说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