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裹脚始于何时,目前公认的时间节点是“始于北宋,兴于南宋,盛于明清”。只是我一直好奇的是为何千年来,历朝历代上至才华横溢的才俊志士,下到目不识丁的市井小民,都会喜欢这么一种畸形丑陋的小脚。甚至还恬不知耻的留下了大量歌咏“三寸金莲”的诗词,比如“一弯软玉凌波小,两瓣红莲落步轻”。这种审丑意趣在明清时,已然成了“皇帝新衣”般的存在了。不过凡事有例外,清朝的袁大才子就曾有过如下言论:“弓鞋大小, 后天也,刖之且可使断,而何难于缠之使小乎?或云足不小,则身不娉婷,此言尤误也。夫女之所以娉婷者,为其领如蝤蛴,腰如约素故耳,非谓其站不稳也。倘弓鞋三寸,而缩颈粗腰,可望其凌波微步,姗姗来迟否?”
从此倒可知原来古代男人喜欢女人缠足是一种“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审美趣味。只是就像袁枚说的,要作“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何必一定要小脚呢。道路千万条,选了一条最丑的。也可能是士大夫们被时文八股摧残的太过厉害,以至于需要通过女人畸形的小脚来慰藉一下自己扭曲的心灵。亦是他们需要那些楚楚可怜柔不禁风的女人们,来满足他们无处安放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一如欧美人热衷于去非洲和尼泊尔这种地方去扶贫一样,没有贫困?那制造贫困也要去扶。不然何处可以安放他们那普通人已高不可及的圣母心呢。
清朝杭州有一个叫赵钧台的秀才去苏州买妾,有一个姓李的女人,容貌甚丽但是没有️裹脚。赵不满意,媒婆就说“李女能诗,可以面试。”活该这个赵秀才自取其辱,竟然用“弓鞋”这个题目去戏辱李,李美女随即赋诗一首“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赤双趺。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真是骂得酣畅淋漓,让人大呼过瘾。只是如此才女,竟沦落至此,也着实让人叹惋啊。
王公渊是曹魏太尉王凌的女子,娶了诸葛亮族弟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的女儿。新婚之夜入洞房,这位公渊兄不知是情商不高,还是本身就不同意这门亲事,竟然对自己的老婆说:“新妇神色卑下,殊不似公休!”也就是说:你的精神气质有些谦卑低下啊,一点也不像你父亲。没想到这个诸葛女也毫不相让,针锋相对道:“大丈夫不能仿佛彦云,而令妇人比踪英杰。”也就是说:你个大丈夫也不像你父亲王淩,却要求我一个妇道人家和英雄豪杰比肩,岂有此理?反应之敏捷,思路之清晰,言语之大胆,让人拍案叫绝,亦让人忍俊不禁,看来这个王公渊也是一个贱丈夫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