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看过一本娱乐圈小说,书名是《你好,墨先生》。
看完之后我总结了一下,这部小说的总体发展过程就是女主被误会,粉转黑,然后澄清,黑转粉,这个过程不断的循环,成就了她最后的传奇。
其中,被误会那一环,每每都看得我义愤填膺。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骂声——来自于广大的不知情却偏偏要插一脚的网友们。
即使上一次他们这么谩骂女主之后被打了脸,也不会对他们这一次凑热闹的热情产生任何影响。
一次又一次。
小说中,因为一些事情,女主和一位暴躁症患者有了矛盾。那位患者多次试图谋杀(是谋杀不是谋害啊!)女主未遂,以比较极端的方式,自尽了。
死前留下的话,使女主几乎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网络沸腾。群情激昂。女主被戴上“杀人犯”的帽子,没有人记得她才刚刚因为那个患者的蓄意谋杀而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在这之后,女主主动从台前转到了幕后,没有说原因。
但之后在男主面前她正面承认:她对粉丝这个群体产生了恐慌——
“昨天还口口声声说爱你支持你的人,今天为什么就可以完全换一幅嘴脸,变成自己根本不认识的样子?”
2
相似的,我想起了全职里,第十赛季八进四的比赛中,蓝雨败给了兴欣。
之后记者招待会的情景,让还没来得及为兴欣喝彩的我,对蓝雨产生了无尽的心疼。
都只是人云亦云而已。掺杂着一些虚假、夸大成分的人云亦云。
有时候甚至不只是“一些”,而是“很多”,甚至“全部”。
可当所有人都加入这种人云亦云的时候,就成了一种可怕的现象。
借用虫爹的比喻,他们的一句句话成了一把把刀子,扎在那些人的身上。
之后喻队的话,想来为他吸了不少粉吧!
“感谢大家。感谢大家对蓝雨的关心和厚爱。诸位都很替蓝雨着急,都是为蓝雨好,这点我很清楚。但是……即使是为我们好,像这样的胡说八道,恕我们也不能接受。”
然后他按照顺序,一个一个,以平静温和的语气,反驳了记者们所有的“胡说八道”。
多让人解气的时刻啊!可为什么字里行间透出的会是无尽的悲哀和心酸呢?
最痛苦的几个人在台上接受“批斗”,台下的人对他们说三道四,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个指点江山的帝王,可他们说出的话对台上的人而言,与三岁孩童无异。
这难道不是加深了他们的痛苦吗?
喻文州能让台下的记者无话可说,却不可能在网上与所有人辩论一番,告诉他们“你这样说的是不对的,这里不能xxxxxx.……”
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足,是因为那群人当中,除了对蓝雨恨铁不成钢的粉丝们,还有一些可怕的存在。
他们不分黑白,不论对错,不关心事实真相,只在乎此时此刻,他们是否从中获得了满足、刺激,或者利益。
所以蓝雨诸位在承受失败带来的酸楚的同时,还要忍受来自广大群众的无知言论。
那群不分黑白不论对错的人 让我又想起了历史上一个有名的词人,也是有名的败在这群人手下的一个人——
3
他是苏轼,苏东坡。
乌台诗案,在当时的宋朝也算是一件大事。
而大事的组成者中,却是小人物占多数。
《文化苦旅》的黄州突围中有这么一段: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绑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这群小人,正是之前写到的那群不分黑白不论对错的人。
一群小人的力量为什么能有这么大?大到能将一个举世闻名的大文豪含冤下狱,让皇帝连病榻上太皇太后的求情都置之不理?
再借用《文化苦旅》中的话来回答吧: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一种强大的反诽谤、反诬陷机制的情况下,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会很容易地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组合成一种舆论。
舆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会少。它有着强大的力量,但它的使用权,却掌握在一群小人手里。
或许你不曾招惹这群人,但只要你引起了其中一两个的恶意,就会有无数人“顺便”在他诋毁你的时候踩你一脚。
所以这群说话的人的力量,远比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来的更强。
他们,是主动出击,而且有着莫名的默契。
如果你掉进一个坑,坑前的是一群看客,或许还能靠着自己勉强爬出来;但如果是这群小人,他们一定会在你即将出坑的时候推你一把,你就别想再上去了。
而这种待遇,也不是一般人能感受到的。经历过这些的,无不是名人。无论政客还是墨客,或多或少,总也免不了。
不止是中国,在欧洲,多少文人艺术家也曾受过类似的屈辱折磨。
只是在中国,在这个人口数量最为庞大的国家,这一切显得更为可怕而已。
人言,本不应成为干扰自身行为的东西。正常地提出或者接纳意见,本该是提升自我的一大途径。
但是当发声的人多到一定程度,或者当发声的人手握一定权利且不安好心的时候,有些东西就已经变质了。
现在网络发展的如此之快,舆论的力量强大到让人心悸。
只希望掌握舆论的,不要再是历史上的那群小人了。
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切人,一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