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越稳,孩子也就越稳了
女儿去原来的单位办理离职手续,顺便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收拾,寄回来。昨天晚上回来后,给我哒哒哒讲了一路上的见闻和感受。首先去的时候,定的酒店是机场附近的酒店,附近很荒凉,没有吃饭的地方。打车到市里去吃。滴滴上默认打出租车,她赶紧取消订单。但是出租车联系她,说已经到了。女儿就给司机说,我已经取消了定单。司机说:这里很偏僻,平台默认是出租车。女儿又说:太贵了。司机说;给你便宜点,80元。女儿便坐着车到了市里吃东西。吃完东西,打快车返回酒店,才要50元。女儿说真气人,这还是便宜后的价格。我听着,点着头,轻声说:是啊,不便宜。只是听着(心里想着,在市里车型多,选择余地大。另外,选酒店的地址很重要。下次她自己会总结出经验来,订酒店的位置会仔细考虑考虑)。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我敢评判或者引导,她就有些恼怒了,那么我听她说说,让她的情绪慢慢出来,她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学会倾听很重要。南墙比道理更管用。我们只提供情绪价值就好。
接下来,女儿又讲述回来时,下了飞机,想做机场大巴回家的经历。买完大巴的车票,知道是6点开车。她就坐下来等待。到了5:55,她就问检票口的那个女的,咱的车什么时候开,人家告诉她,别人都上车了,你检票了吗?她说没有。从哪里检票。人家没说,转身走了。她看见了一个男的工作人员,问,从哪里检票。这个男的,拿着她的票就走了。(我猜去帮着她检票了)但是,没有告诉她。她拿着行李在那等着,女的又经过她身边,你怎么还不上车啊,到门口那里等着吧。她拉着行李箱到进站口那等着,这是男的回来了,说:你怎么还没上车呢?女儿回答;那个女的让我在这等着。你们这里到底是谁说话算话?男的没吱声,领着她上了车。
我听女儿说着,没有急躁。如果没有学习以前,我可能也会跟着急起来,不是急人家的态度,是急她对自己的事情不上心。自己坐车,自己不关注自己的事。学习后,感觉这都是好事啊,女儿有这次的经历,学会怎么做大巴车了。而且,敢怼人了。以前,遇到问题,都是找自己的原因。不管对错,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就是进步,心中有力量了。
我发现,妈妈越稳,女儿也会越来越稳,她诉说的语气从急躁生气愤怒中,慢慢的缓和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