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书很慢,《人世间》电视剧都快大结局了,原著书籍才刚看完上部。
书中有一个情景让我大受触动。
周秉昆在酱油厂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出渣车间出了一次生产事故,酱油流了一地。当时他是出渣组代理班长,他决定要承担这次事故的责任。
他在厂里贴了一份声名,把所有人的责任都择干净了,只强调了自己的责任。
他算了一笔账,按照损失三顿酱油来算,他需要赔偿九百元。另外考虑到领导和同事的工作情绪受到影响,他决定再加一百元处罚金。
他当时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十二元,每年三百八十元。要凑齐一千元并不容易。他决定在出渣车间白干两年半,以自己的工资弥补厂里的损失。
周秉昆的这次”壮举“很快就被曲老太太“打击”了。后来,老太太出钱补偿了厂里的损失。
这让秉昆和其他工人感到十分羞愧。
领导却劝他道:“你们六个,每个月工资加起来,才一百九十二。区区一千元,对人家根本不是个事。别非争那种面子不可。有些面子是争不得的,强争不但显不出志气来,反而会让旁人觉得可笑。”
领导的话虽然直白,但句句在理。
周秉昆如果非要揽下这个责任,或许会得到一个“勇于承担责任”、”仁义“、”好人“的名声,但是也将背负沉重的压力,往后这两年里,即使他节衣缩食,也会被这一千元压得直不起腰来。
如此一来,虽然丢了面子,却也算认清现状,悬崖勒马,放过自己。如果温饱温都解决不了,面子还有什么用处。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单位经常会组织各类考试。我有一次考试没及格,心里很难受。为了争回面子,我主动找到领导,说要在补考时加大考试难度,跨部门考。
领导没有反驳我,只答应我说,可以考两门,但是不必如此辛苦,只要其中有一门成绩过了就行。
后来,补考期间我看了两本书,都看的稀里糊涂,考试当然也没有发挥好,只是勉强通过。
我这才意识到,为了争一个面子,把自己熬的苦不堪言,何必呢?
有些时候,真没必要去争那所谓的面子。适当放手,没什么丢人的。
02
我一个朋友,聚会时总喜欢抢着买单。不管是什么场合的聚会,也不管来者何人。
有时候明明他自己并不是生活的最好的那个,却还要和对方抢来抢去,似乎聚会不买单,就是别人不给他面子,自己会被认为是生活过得不如意。
老话说的好:。“死要面子活受罪。”其实,面不面子,有时候真没那么重要。
有的人为了面子,非要攒好几月工资,去买所谓的奢侈品,但是走在大街上,别人会因为你背了一个奢侈品而高看你一眼吗?
如果为了拼一个徒有虚表的奢侈品而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值得吗?
有户人家,两个女儿在外工作,每年回来一次。每次都打扮的光鲜亮丽的,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最时髦的衣服,一副很气派的打扮。
但是反观她们的家里,却破破烂烂的。她家周围的邻居们都盖起了二层小楼,屋里屋外都重新装修过了,唯独她家,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样子。
有些人特别爱争面子,明明生活条件一般,却非要装大款装阔;明明自己能力不行,非要和别人吹嘘自己有多大本事……到头来,面子只是成为了自己虚伪不堪的遮羞布而已。
有些面子,不争也罢。
少一些攀比,少一些逞强,偶尔的妥协并不是失败,而是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的智慧。
多向优秀的人看齐,毕竟,争面子,不如争口气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