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创业训练营】
【学习分享】关于自我提升的思考
三个收获
001如何自我提升
为什么很多人在自己的行业做了几十年也还是碌碌无为?
为什么我们每天读书、上课、学习,提升还是很有限呢?
为什么我们学习一项技能前期进步很快,后来遇到瓶颈就再难有突破?
因为人类95%的行为是基因决定的自发式反应,而另外5%的所谓理性行为,也往往是既定思维决定的自发式反应。我们以为是“我”在学习和决策,其实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叫“心智模型”在主导人生。
002“一万小时定律”谬误
“一万小时定律”认为:通过一万小时的反复练习能让平凡人变成大师。《刻意练习》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万小时定律”有着巨大的缺陷——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不必然导向成功,甚至能把你练废。机械重复带来的熟练会让你陷入“自动行动”的舒适区,而再难有突破。真正能让我们提升的练习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这就像是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差别。
003刻意练习的要点
刻意练习是普通人成为高手的科学方法,它的要点有三个:
要点一:建立思维模型
刻意练习的关键是要发现系统发展的原理,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型”。也就是要学习背后的道理,总结出“套路”。查理芒格说:“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如果你的大脑中只有一个思维模型,你的视野是狭隘的,所以你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就像一个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到的全世界都是钉子。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锤子综合症”。
要点二:练习-论证-提高
掌握了一个理论之后,要反复努力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其它什么现象?第二,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造?”脑科学研究证明,如果经常通过刻意的思维训练激发某几个神经元,最终这几个神经元会连在一起,成为一种脑结构。这就是刻意练习的生理基础。这个时候,一项能力就真的“长”在了我们的大脑中了。
要点三:及时反馈
我们需要一个教练对我们的练习进行及时反馈。教练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我们认清自己,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在刻意练习中,在有及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可以非常快。
一个行动:
学会一个理论之后,要反复努力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其它什么现象?第二,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造?”思考系统发展的原理,总结出“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