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坐在电脑前面敲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对于文章的内容我已经构思得差不多了,可当我开始动手想用一个例子引出文章主题,却又半天不知道如何开始,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冥思苦想了半天。这个惬意的午后,没有杂事的干扰,我想可以安安心心去写,可是没想到构思了半天,开头的内容始终不能令自己满意。没办法,只好站起来,伸个懒腰,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突然想我此刻的状态不正好切题吗,于是马上坐下来,继续码字。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当你想要做一件事,你排除外界所有的干扰,准备大干一场,可是任凭你想了半天,你的脑袋像是突然变迟钝了一样,你一次又一次尝试,可事情始终就是差强人意,就像我想用一个例子引出文章的主题一样。我们以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手机静音,排除所有的干扰,集中精力就能做好一件事,可事实上我们的大脑总是在不经意间,进入死胡同。遇到这种状况,真心头疼,恨不得把头发都抓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神经学家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存在两种思维网络模式,即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专注模式(focused mode)是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专注模式就像是激光笔一样,光线会聚焦于一点。在这种思维模式状态下是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专注模式与大脑前额叶皮层(位置就在脑门正后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关。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某样东西上,你就处于专注模式了。专注模式我们的大脑主要集中于问题本身和相关的有限范围。
但是,在专注思维模式下,我们的大脑还可能会出现思维定式效应,定式效应是指你脑海中已有的或是最初的想法,会阻碍你产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当你的脑海突然闪出一个想法,你的大脑会马上调出以往的经验,然后立马否定这一想法。
发散模式(diffuse mode)则是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专注模式更像是一只灯泡,光线会照亮整个房间。发散模式状态下,我们的思维处于放松的状态,这时我们的大脑极具跳跃性。发散思维模式下,我们的思维能从一个想法跳到另一个不相关的想法。虽然我们很多时候希望能专注在我们的目标上,但发散思维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宝贵的灵感。
我们前面出现的那种抓狂的状态时,我们的大脑就时处于专注模式,当我全神贯注,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事例,我的思维边一直在“全神贯注”、“卡壳”、“思维”这几个关键词上跳跃,我的大脑里不断搜索自己或者有没有在其他看到过这样的事例,可是我发现我的大脑是越想越乱,脑袋一遍一遍回想自己以前的经历,最后不得不放弃了。
其实两种思维模式是在不断地切换,当你拿起一本书,或者决定要动手做某件事,这时你的思维很快会进入专注模式,我们的大脑会高度集中于专注一个特定问题或者概念。当我们需要寻找的答案不在这个特定的区域,这时专注思维就会让我们的大脑陷入困境,任凭我们想破大脑,就是找不到想要的答案。而发散模式状态下,我们的思维没有受到特定问题的限制,在不经意间说不定就发现我们想要的答案,就像我站起来,开窗,突然发现,此刻不就是最好的事例吗?。
生物的进化过程让我们拥有了两种思考方式。这对我们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家都看过动物世界吧,草原上的斑马,它们低头啃食地上的草,当狮子出其不意出现,它们能立马警觉地逃跑。觅食的同时,还时时保持警戒,这是因为大脑是分工处理两种不同的事,一个大脑半球集中注意力觅食,另一个则集中注意力巡视周围环境是否有危险。不难发现,它们低头吃草,然后停下来四处张望,其实就是不停地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切换。人类大脑不需要时时警戒危险的发生,但运转方式也是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我们大脑的左半球擅长处理连贯性的、富于逻辑性的问题,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项需要我们的左半脑。而与大脑的右半球则更多是负责宏观问题的处理,像四处扫视环境、与他人互动或是处理情绪之类的活动。
我们大多数人都存在一个误区,全神贯注的状态下才能解决问题。了解了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思维堵塞的情况了吧,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我们的大脑在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之间切换。
去做别的事,忘掉之前的问题,专注模式便可自然转换到发散模式,在神经紧绷的专注模式后,你可以去散个步、打个盹,做个眼保健操,或者听听音乐、冥想、做几次深呼吸……
下面介绍两种适合思维切换的方法
方法一: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集越来越流行了,在一个番茄时间里,你集中注意力25分钟后,暂停专注模式,让大脑休息5分钟,在这5分钟里可以让思维任意驰骋,让思维从专注模式切换到发散模式。
方法二:穿插学习法
把不同类型的任务混合在一起,然后交替学习,你可以在专注于一本书半小时后,再去联系10分钟的书法或者简笔画。这里要注意了,穿插学习时不要连续学习两个相同性质的内容,最好选择稍微带点趣味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