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离我们远吗?我想要仁,仁就到了啊。
但你会发现人人都觉得做到仁特别难,成为圣人特别难,但孔夫子告诉我们的是,其实,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可为圣人,只要你想做,马上就能获得仁。
比如,一个人去一个公司上班,他如果想做好工作,想做到仁,他就会把老板交给他的任务尽心尽力去做好,他如果身上出现懈怠,他就会想这个老板不待见我,这个工作不好做,他就做不好了。这是一个人的两个状态两个想法。
我们看似都在同一个世界,但每个人看到的不是同一个世界,每个人感受到的也不是同一个世界,每个人心态不同,就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你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吗,你听到的就是真实的吗?一切你的看法都来源于你当下的心态,你换个心态你改变一下自己,你再来看这个世界就完全不一样。
真正的高手是我想要改变我当下的状态,想要改变,我就可以仁,我想做我就能做到。调整你的心态就在调整你的经济,你想赚钱你就能赚到钱,很多人都会因为“我不够好”而焦虑不安,我家庭条件不好买不起房,我性格不够好情商低,我学历不高见识短浅。有句话说:“你相信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而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学历高于常人,不是财富胜于别人,不是情商超越别人,而是无论身处怎样绝望的境地,都能对自己保持满满的信心。
你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你内心的折射,仁在哪里?仁就在你的手里,就在你的脚下,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开始仁,是只要你想你就能做到,没有人有资格说自己没机会,说自己条件差,只是你不想罢了,因为仁是你一瞬间就能触摸到的,只是你不愿意罢了。
儒家思想讲的就是日常行用,讲得就是生活中的小事,你想早睡早起那你就真的能早睡早起,你不想那你就真的起不来,人的成功就是把这些小事做好你就能成功,而有意思的是人人都瞧不上这些小事都想着怎么去做大事。
《论语》中还讲“朝闻道,夕死可矣。”人人都想着我要悟道。可是道在哪儿呢?道可能在你临死那一刻会突然出现,你都不屑于日常中的这些小事,你觉得你是要做大事的,那你就跑偏了,还是要把生活中这些小事做好。
我们看一些大企业他们也是把自己手里的小事做好,一包辣条也可以上市,一瓶辣椒酱也可以富甲一方,有些人一心想干大事,其实他不过是想避开踏踏实实的努力,去走捷径罢了。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你想要成功那你就踏踏实实做好手里的小事那你就可以成功,你上来就觉得好难啊,那你就成功不了。
颜回也问过孔夫子什么是仁,孔夫子说:“克己复礼,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你只要一天克住自己的欲望按照规律来做事,那天下皆在仁当中,可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克己,我们连早睡早起都做不到,而厉害的人都是狠角色,我想干啥我就克制住我自己,然后就干成了,每个人都是预言家,你认为你能成功,那你就真的能成功,我认为我可以,我去做了,然后结果就来了。
人是要学会克制住自己的,你想教育好孩子,想经营好家庭那你就要管住自己,管住自己不发脾气,去做事,你如果不想,那这个东西永远都离你十万八千里。
每个人都在面对日常行用,都在面对小事,小事做好了,自然就变成了大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资格为自己找借口,因为道就在你的脚下,就在你的手里,仁唾手可得,只是你不愿意干罢了,只要你想仁,仁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