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的好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读书赐予我们力量,读书帮助我们成长!今天,我主要谈三个关键词:阅读经历、阅读书目、阅读影响。我将通过自己的真实案例来诠释阅读的意义。
一、阅读经历
总体而言,我算是一个偏爱读书的人。少儿时的小人书,是最美、最甜的回忆:放学后,一个人依偎在土墙角,津津有味地享受阅读,常常忘记一切,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忘记了被妈妈训斥的情景(不识字的妈妈总是很抵触小人书,认为看小人书就是不务正业,是会荒废学业的。)有时直到天黑,才战战兢兢悄悄溜回家里。小心地躲开妈妈的视线,狼吞虎咽地吃下奶奶帮我留下的晚餐。因为看书,还闹过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记得一个农忙时期放假在家,借了同学一本故事书,想一下子看完,但是又要帮助家人做早饭,就一边烧饭一边读书,最后,当家人从农田回来要吃饭的时候,发现我做的根本不是“饭”,而是“清水汤”,因为我下锅的不是小米,而是“谷”(没有脱壳的谷粒)。这个笑话因为多人“宣传”,变成街坊邻居调侃我的笑料,至今回老家,还会有人提起这件让我尴尬却又幸福的往事。除了这件难以忘怀的事情以外,因为边烧饭边读书,我额前的头发往往是焦黄的、打卷的,相册里的小学毕业照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初中时期是我学习比较紧张的一段时间,但是我也会抽出时间读一些的青春读物,或是偶尔看一两本小小说,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操场边,教室一角,独自捧书快乐阅读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师范三年,每个周末都会泡在图书馆里,阅读量猛增,《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家》、《春》、《秋》、《茶馆》、《傲慢与偏见》、《红与黑》、《漂亮朋友》《安娜卡列尼娜》等等。阅读这些中外名著,常常会随着书中人物,或喜或悲。虽然现在只记得名字,不清详细内容了,但是这些经典阅读,给予我青春的激情,寻梦的动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参加工作之后,我的读书经历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英民前和英民后。 来英民中学之前,我的阅读是很随性的,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读张爱玲、读三毛,读的较多的是短篇杂志,《特别关注》、《爱人》、《青年文摘》、《家庭医生》、《妇女生活》《儿童研究》等等,或是读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书,比如《哈弗家训》,《牛津家训》。当时的阅读,只是闲时的消遣,没有太多读书记录,但是这些阅读,让我拥有一个充实、快乐的空闲生活。
来到英民中学之后,因为这里有爱读书的领导,爱学习的同事。在这个优秀的集体,老师们有共读的书目,我开始了有目的、有计划的读书生活。虽然刚开始接触教育教学理论书目的时候,觉得很难啃下去,为了完成读书心得,只能静下心去读,就是这样,读着读着,就喜欢读了。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真正爱上了阅读。特别是2014年加入了学校读书会之后,每周我们有定期的读书交流,有确定的读书任务,每月要在确定的时间上交“读书交流卡”和“读书心得”,读书步入了正规。今年年初,还被学校任命为校“悦览读书会”的副会长,协同另两位同事,主持读书会的一切事务,起到引领辐射的作用,号召更多的老师加入读书的行列,享受阅读的魅力。在2016年,我加入了县读书会,这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在读书会这个大家庭,爱好读书的朋友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线上交流分享,线下活动。阅读慢慢变成了生活的常态,读书也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在今年四月份县读书会“拿着一本书进校园”活动中,我担任主持一职,因为有书友为伴,我显得轻松自然,因为有大量阅读积淀,取得了较好的主持效果,这次活动,激励我进入更高层次的阅读,也是我阅读历程中一次不寻常的体验。
二、阅读书目
喜欢上阅读之后,我所读书目,大致分三类:一类是自己喜欢读的,是一些沉淀心灵类的,读台湾美女作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让我净化心灵,改变浮躁、悲观的情绪,变得更坚强。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人生中一个艰难时期:儿子刚出生不久,又调入一个新单位,爱人却在外地工作,生活异常艰难。因为调入的是一个新建的学校,学校大、人手少,三天一个白班,两天一个夜班,这是之前从没有遇见过的事情,又有很多要适应的东西。因此觉得很难接受,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年迈的婆婆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坐在小区门口,老人一脸的疲倦,儿子的小脸则是挂满了泪痕,我的心会不由自主的隐隐作痛。因为孩子只有几个月,不能值夜班,就和别人把夜班调成节假日值班,这样一来,我几乎没有休息放松的时间,总觉得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内心很崩溃,很焦躁,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委屈的泪水浸湿了枕巾,倾诉着对命运的哀怨。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偶遇《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读了书中的一个个故事,我知道,任何人都会经历苦难,苦难本身并没有什么,看待苦难的态度,才是真正的问题。在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磨难,,这些苦难是来“度”自己的,是来帮助你内在的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样子。因为这本书,我不再抱怨,而是坦然接受眼前的一切,并且莫名的乐观起来:不养孩子的同事也是忙,只不过我们忙不同的事情罢了,另外养孩子本身就是一件乐事;一天24个小时,无论再难再苦,我不会比别人多过一秒钟。后来,再次阅读这本书,当然又有新的收获。如今想一想,辛亏有了那段岁月,现在的我,会用正确的心态看待一切问题,能解决的、不能解决的都会有定论,不用愁眉苦脸,不用怨天尤人,一切都能过去。
读毕淑敏女士的《我很重要》,让我感到人到中年,有一种幸福叫“上有老,下有小”,有一种义务叫“赡养和抚养”,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一切”。对父母,我很重要,兄弟姐妹代替不了;对儿女,我很重要,爱人代替不了;面对人生,我很重要,别人代替不了;面对教室里坐着的几十个孩子,此时此刻我很重要,不仅仅要教给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待人处事的道理。两次品读这本书,3000多字的读书心得,记录的是心路历程,以及由外到内的改变。读林清玄的《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咸也好淡也好》;周国平的《内在的从容》、《妞妞》等等。读这些书,往往能够让我放平心态,增加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让我思索,怎样才能做生活的智者,教育的达人。
第二类是自己必须读的,有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读卢梭的《爱弥儿》、如朱永新教师的《致教师》、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后好的老师》、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谢云先生的《幸福教师五项修炼》、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学生第二》、万纬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关建刚老师《不做教书匠》、《教师成长的秘密》等等,还有一些课堂教学方面的书目,比如干国详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问道课堂》《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高效课堂22条》等等。这一类书目对我影响特别大,尤其最近两年,不但增加了教育教学智慧,还丰富了课堂教学设计,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还让我深思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无论读哪本书,我都会写下读书心得和感悟,或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反思和实践,写出读书叙事。比如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就写下了多篇心得:《把学习的热情注入孩子的心灵》、《我拿什么教育我的孩子》、《师生的微笑就是教育的天堂》、《营造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氛围》等等。
第三类书目是必要读的,这些是书目包括育儿类书目,以及和孩子共读的书目,读吴君如老师的《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我了解到如何和孩子相处,了解到“只陪伴,不设限”的真正母爱,了解到“真陪伴”与“伪陪伴”的区别,了解到怎样让孩子自由、快乐成长的意义。我也像吴君如老师一样,总想用优于自己母亲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可实际上往往步入自己母亲育儿的老路。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和孩子的平等对话,学会了用“孩子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尽管有些东西仍在学习-ing,却时常感叹自己的进步。读超级育儿师兰海的《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让我明白明智的父母爱孩子,是从内心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孩子身上有你的基因就可以对他随心所欲。实际上,孩子只是在年幼时才需要和你在一起,你不过是在尽一份社会责任而已。只有内心不把孩子狭隘地当成附属品,你才会尊重和宽容他,你的爱才是大爱!当心中拥有这样一份爱时,你就会给孩子生长的自由,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读过这篇文章,我写了《爱你没商量》这篇读后感,并发表在校刊《英民人》上。
因为我的阅读,也无形中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和女儿一起读《英语广场》、《疯狂阅读》,读小说,读杂文。和儿子一起穿梭在童话故事里,享受绘本的魅力。和儿子的一起共读的书目,可谓是玲琅满目,涉猎不同的领域,动、植物百科,天文地理,尤其是中外著名的绘本故事,是我们的最爱。从儿子幼小班开始,我们办卡阅读。《石头汤》、《团圆》、《爷爷有办法》、《死了一百万次的猫》、《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彩色乌鸦》、《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贝贝熊》系列等等,从幼小班到小学一年级,我们亲子共读的书目已经达到四五百本,一个个绘本,虽然没有过多的文字,却蕴含着大道理,在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我亦在成长。尽管现在儿子已经能够独立阅读,但是每天晚上和孩子的故事分享从未断续。2017年读书日庆典活动上,我们被评为校十佳“书香家庭”之一,在4000名学生中,儿子被选为“书香少年”,阅读让孩子更自信,阅读让孩子更快乐。和学生共读方面,主要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课标要求九年级毕业生的阅读量应该达到15词。)我们订购了《书虫》,和学生一起品读英语的魅力。他们既是我的书友,也常常是我文章的首席读者。
三、阅读影响
因为阅读,我结交了很多爱书的朋友,去年7月,在英民小学“拿着一本书去约会”的活动现场,我懂得了“读书漂流”的意义,此后在办公室,同事之间,常常进行好书分享。因为阅读,我成了县图书馆的常客,结识了图书馆的王馆长,成了图书馆的志愿者,每周日下午,在县图书馆主持读书、讲故事活动,并与到场的爸爸妈妈们分享读书的好处。因为阅读,有了更大的写作动力,有了更多的写作灵感,促使我的写作上了新台阶:将近200篇教育教学案例和读书叙事,将近30万字的记录,记下的是我阅读的足迹。2016年12月,继刊登“课改先锋”之后,滑州杏坛(县教育局文坛公众号)用整版的版面刊登了我8篇文章,对我是最大的激励。郑州新世纪研究院的“课改策”、山东的“本真教育”也都多次刊登我的文章。也许,这些成果就是对读书的最好诠释!我多次被评为产业集聚区“书香教师”,今年又被评为“县读书标兵”、“县读书叙事”演讲比赛一等奖。因为阅读,我同样收获了幸福和快乐;因为阅读,我学会了怎样才能宠辱不惊、收放自如、能高能低、能屈能伸、不卑不亢,让我懂得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怎样彰显一个教师的真正魅力。
朋友们,有时间休闲时不妨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一些关乎身心成长的书,修心,养心,正心。读一些关乎专业的书,能让自己的工作如鱼得水,从而提升自信和魅力。读一些实时杂文,了解世间百态,增添生活乐趣,丰富见闻,沉淀自己。很喜欢冰心女士的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是啊!此刻的我,何不是如此?也想把这句话送给每个人,希望我们都能在阅读中享受快乐,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