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读王阳明的生平,我一边感叹,总听人说大器晚成,又总听人说厚积薄发,也看过很多类似的故事,可是看完王阳明的生平,我也算是真的深深的体味了这两个词。
王阳明从二十二岁第一次会试落第,到二十八岁会试通过,足足沉淀了七年方踏上仕途。初入官场的王阳明成为了一个工部的实行生。但是他兢兢业业学以致用,将自己的所学认真的运用在工作当中,从督造宁王墓开始就展露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但是,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必定招人嫉恨的,这似乎已经成了一条职场中的魔咒,太多人逃不开它的拿捏。王阳明在官场诚恳的做了几年,因为他不肯依附权贵,在官阶上始终没有太大的进阶。王阳明因为心中始终有追求成为圣人的理想,在面对这些世俗的困扰时,他也尽量的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坦然以对。
然而,上天真的想要打磨一个人的时候,所给出来的磨练或许真的不会只是让你多考两次试那么简单。
弘治十八年,明孝宗朱佑樘驾崩,新皇继位。这个新上任的皇帝是个年少轻狂的荒唐主,带着一帮宦官闹腾得不可开交,明朝著名的大太监刘瑾就在此时粉墨登场,把持了朝政。一个混乱的时期就此开始。
面对这样的境况,朝中忠义之臣因为不满刘瑾等宦官的做为,不停的与之相抗,结果都纷纷落败。就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仍然选择了慷慨陈词,写下了一道著名的奏折《乞侑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文中言辞婉转,用语考究的提醒皇上要忠奸分明。
不想,奏折却被送到了刘瑾手中,跟着也将王阳明送进了大牢中。一个月后被免掉了职位,挨了几十大板后又被贬至偏远的贵州龙场做驿丞。而且还被刘瑾派人一路追杀,如逃命般远赴那穷困的蛮荒之地。
从一个六品京官贬到了穷乡僻壤,而且还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对从小生活条件优渥的他来说,其中的艰辛实在难以言说!而且这一去就是三年。等到他离开时已经三十九岁了。
从二十一岁中举,到三十九岁结束被贬生涯,十八年中,王阳明只有6年是相对平顺的在事业上打拼了一下,其他的时间,都是在不断的接受各种人生的磨练,而且转眼少年已至中年。
可贵的是,在那些低潮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心中的理想,更加没有放弃过对学问,对兵法的研究。这也为他后来复出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多人在年轻时荒芜了岁月,总寄希望自己有可能大器晚成。我也曾听过几位朋友求神拜佛后,求到的签说自己大器晚成时,还颇感安慰!仿佛年少时的所有失败都能用一个大器晚成来弥补!
我也粗通一些五行八字方面的知识,也曾与一些易中高手沟通过这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大器晚成?什么样的人才能厚积薄发?
多番得出来的答案让我深思了再深思。这世间或许真的有命运一说,先天命生成,后天运造就,可是一个人能去到什么样的高度却不是光靠你的八字生成的。
这么说吧!就算你命中注定富贵,但是这个富贵是你富甲一方还是小富即安,是要靠你自己打拼出来的。
生命中总会遇到波折起伏,然而你在低谷时如何应对生活给你的挑战,又如何积蓄自己的力量决定着高潮来临时你能够冲上的高度。
我见过一些人,在工作生活遭受一些挫折后就开始放纵沉溺,仿佛全世界都对不起他,说起什么都是满满的负能量,世界已经毫无趣味,人生也毫无追求了。甚至不顾家庭,无视自己的责任,整天只会吃了睡,睡了吃,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别人一说,就大倒苦水,自己曾经多么努力却还是失败,控诉命运有太多不公平,以求博取同情和理解。
再看看王阳明,即使落第在家也不曾荒芜了学业,即使被贬流放蛮荒也不曾放弃心中的追求,反而顺着命运给他设置的各种难题不断的思考、突破、精进。在任何一种环境中都保持了良好的心态,甚至还去鼓舞别人要乐观的面对生活。
两相对比,王阳明这样的人能够在后来的岁月中活得精彩似乎真的是顺利成章。因为他们在困境的努力和执着配得上迟来的命运勋章。
如果生命给了你一段颠沛流离的人生,请记住,不是在给你找借口放弃,而是希望你能不断反思学习,更要不断总结累积。如果你不曾为成功做出积极准备,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又用什么去应对?
所谓的大器晚成,并不是等来的成功,而是将生命打磨得久一点才绽放光芒。所谓的厚积薄发,不是把抱怨叠厚一点爆发的奇迹,而是将资本存厚了之后引发的倍增。迟来的一切收获都是不断努力的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