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了奥斯卡热门电影-绿皮书,从看到预告的时候就很期待,看完感觉很棒。电影是一个典型的公路电影偏轻喜剧讲述了性格和身份截然不同的黑人音乐家和白人司机在去巡演的路上发生的有趣故事,最终两人放下成见,收获友谊,成为朋友。电影虽然故事题材不算新,但是演员演技到位,细节处理特别出彩,看完让人意犹未尽。
故事发生在1960年代,美国社会背景是黑人运动刚开始盛行,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绿皮书是一本黑人活动范围指南。包括黑人可以住的旅馆,接受黑人的餐厅甚至加油站,就是一个黑人歧视说明书。
故事中黑人音乐家唐要从纽约一路向南去演出,需要一位司机,于是公开招聘。男主角是一位意大利籍美国混混,浑浑噩噩在夜总会打工了半辈子,辛苦养家糊口。夜总会停业装修,他不得不去跟人比赛吃香肠赢得50美金交房租,甚至为了生活把手表当掉。无奈之下去碰下运气,面试司机。
在美国,南部是相对更保守,种族歧视更严重的的地区。美国南北战争就是解放南方的黑人奴隶,把劳动力从南方的种植园主手中转移到工业化生产当中。因此他们此行必定会遇到各种问题,说是龙潭虎穴也不夸张。
最后因为托尼超人的解决问题能力,成功的赢得了工作机会,为黑人博士工作,一起开始了这次勇气之旅。一路上有很多小惊喜,也有很多麻烦,都被他们一一解决,而正是这次旅途,让他们各种鼓起勇气去改变,改变自己,改变人心,发现更自由广阔的世界。
1. 改变人心需要勇气和耐心。
故事中黑人博士雪莉原本可以在纽约为上层人士表演,拿着高报酬,受人尊敬,高高在上。可是,却甘愿去到南方城市去表演,是想要改变人们对于黑人的印象,黑人也可以成为音乐家。黑人也有理由得到公正的待遇。在南方旅途中见到的黑人劳工,在见到雪莉博士之前,应该不知道其实他们还可以有其他的活法。
所谓勇气,就是你知道所面对的困难和要承受的代价,依然义无反顾的去做。在选择上路之前,雪莉博士已经预见到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依然前往,这种勇气实在可嘉。
雪莉博士一路上都在尝试改变托尼的行为方式,小到不随便扔垃圾,不偷盗占小便宜,语言甚至教他如何写信,让托尼知道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美好,写信不只可以记流水账,还可以真诚去赞美他的妻子,表达爱意。
同时,托尼也试图改变音乐家,让他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下来,不要端着,去吃炸鸡,去放松的演奏,去走出孤独的状态。
2.被改变是一种选择
男主角从一开始对黑人抱有偏见,到后面慢慢接纳博士,成为朋友。如果说改变人心需要勇气,那么被改变则是一种选择,对于好的东西抱着开放的态度,才能真正接纳,并且被改变。
托尼看到舞台上的音乐家,被他身上的光芒所感染,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要求人们努力,自律,自我牺牲,勇敢的去追求更高的生活,而不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
而博士唐又何尝不是,被真诚乐观的托尼打动,愿意被真性情的个性带动,去过真正的接地气的生活,有朋友,有家人,把自己打开,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
3. 人生多么自由宽阔,多走出去看看
电影里面的风景画面非常美,看完有种冲动想要开着车出去旅行,去体验自由广阔的人生。
其实,如果我们内心自由,那么世界永远都会广阔。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自己限定在了自己的舒适区里。托尼的舒适区是家人都在一起的社区,一直上班的夜总会,浑浑噩噩的工作,不用怎么操心,只要定期拿钱养家就好了。
如果不是这次旅途,他可能接下来也会一直这么过下去,不知道原来世界可以如此广阔,对于他人不再抱有偏见,那么多的提升空间。
而音乐家唐,也从他高高在上,孤独的高处走下来,真正关注自己,接受自己,认同自己,走出只记得安全区域去交朋友。对他来讲,人生也有更多可能性和其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