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鸷简言(点击阅读原文)
经过了一整个白天的忙忙碌碌,和往常一样吃过晚餐,就打开台灯,静下来看几页书。
对于我来说,看书的好处就是能把自己放进另一个世界里,能随着文字打开自己的思想。
突然,我听见窗外轰隆隆的响声——熟悉却又久违的雷声。沉寂了一个冬天,大概老天也耐不住烦了。
我走到窗边,雨落成线,密密麻麻地落下,在路边的灯光下,在我的窗前,然后落进土壤里。它敲打着屋顶,敲打着墙壁,撞进树叶的怀抱里,一头栽在玻璃上,远处是沙沙沙沙的伴乐,近处是滴滴答答的主曲。雨不仅有形状,有声音,还有气味,是湿润中带点微微凉意的清新的味道住的楼层较高,原本放晴时,能望见市中心的高楼,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雨的遮挡下,好像附上了一层薄薄的帘子,只能看见朦朦胧胧的光亮,显得那么的不真切。
突然,天边厚重的云层下散出亮光,闪了闪,在那一刹那照亮了漆黑的山林,紧随其后就是一阵雷声,然后又恢复了原本的样子,只剩下雨声。
我想起小的时候,住在乡村的平房里,房前跨过围栏隔着一条小道就是稻田,房后有树木有菜地有河流,尤其是有一棵大大的板栗树,雨滴打在大大的树叶上,打在房瓦上,声音嘈杂。那时候觉得下雨天真糟糕,出门要带伞,走路会湿鞋。
于是只能乖乖呆在家里,坐在门前,看马路上的水洼越积越宽,看路过的带着斗笠的农人骑着老式的单车带起水花,看细细的水流汇入稻田里。刚入春的田地里还没有种下稻苗,肆意生长的杂草带来了今年的第一抹新绿。
但此时我的眼前没有稻田,四下里是淅淅沥沥的雨,是楼房,是树,是为了绿化而栽种的花圃。南方城市里的树总是带着绿叶,一排排,四季如此,给人一种它不会凋零的错觉,让人难以留心季节的变幻。
倘若没有雷声,这样下着雨的夜晚是极其安静的,它给人一种静的感觉,把喧闹隔绝在雨声里。
立在窗前久了,觉得有些寒意。这是早春里的第一场雨,预示着 春天的到来。雷声沉闷而响亮,一声声叫醒沉睡的生命,雨水渗进土壤,孕育未发芽的种子。
自然的伟大或许就在这里,对世界上一切都是公平的。自然有着它自己的规律,在特定的时候将风雨带入人间。
依赖自然变化决定生活作息的祖先们把这个规律总结为二十四节气。雨水前后一定会有降雨,惊蛰过后就是春分,一年之计在于春,忙碌便从一场春雨开始了。
也许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身处自然的时候,才会去感知它;当然也只有我们静下来去面对,去观察我们才能发现那些在生活中细微的变化。
就像此时我面对着天空中的闪电与雷声,面对千千万万的雨滴。这雷声传进了我心里,这雨也下进了我心里,它使我卸去倦意,清醒起来,使我的心头涌起久违的清净与澄明。
我呆呆的在窗前立了良久……
我无法解释人为什么会在外面下着雨而自己在屋子里时,有一种充足的安全感,或许,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的敬畏。比如,当外面下着雨,打着雷,而你爱的人还没回家时你会感到担心。
我转身离开阳台,屋内是暖暖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