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读书会,海松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聆听樊登老师解读的亲子教育书籍《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听书结束后进入讨论环节,几位妈妈们热烈地展开家庭教育的话题。时而就初中孩子洗澡时间过长展开讨论、时而为孩子看电视没节制又苦于处理无方而探讨,总之,家长们感慨现在的孩子难教,感慨当今的家长难做。
近而,有家长发声了:为什么要改变的总是我?为什么在学习的只有我?
是啊,这是很多妈妈们内心的感慨和疑问。在家庭教育的课堂上、在读书会的现场等关乎后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中,出现最多的确实要属妈妈们。这难免让妈妈们不解或不满:家庭是和老公一起的,孩子是和老公一起的,可每次要学习、要听课的只有自己一人,想着要去改变、去改善的也只有自己,由此会对老公多几份抱怨和责怪。
“谁痛苦,谁改变”,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句口头禅。往往,看到孩子出现的一些状况,妈妈们总是急着要去改变孩子,结果是越管越出问题,于是陷入焦虑与痛苦之中。无助之中带着问题看书、上课、请教专家,结果发现在自己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孩子似乎不可能改变,也意识到只有自己改变了,才能影响孩子发生改变。于是开始学习,尽管学习的路上很艰辛,要克服时间不够、精力不足的实际困难,要克服在学习过程中仍会不断犯错的困扰,要克服学习之中家人言语打击、身边朋友奚落的阻力。。。可是,只要认准目标、以终为始,只要能执着地走在学习的路上,坚持工作、孩子、学习多方兼顾。最终一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结果一定会量变引发质变,辛苦的付出总会换来丰硕果实。经过学习积淀后的妈妈们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平和,最终赢得了家人的认可,最终悟出了教育的真谛,最终能较好地接纳和同理孩子以及周遭事务。。。这些,无形中影响着孩子,影响着老公。孩子随之改变,内动力提升、自信心增加、人际关系改善。受系统观影响,老公观察和见证了家庭成员的变化,深感到这些扭转是妻子持续不断地学习所致,因而对妻子的学习自然会多几份支持,甚至会主动投身到家务中来。如此,正向良性的循环便开始在家庭中运转。
最为关键的,当初由于饱受“痛苦”而迈出学习步伐的人,其实是最大的受益者。生活因学习而不同,学习的路上,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友人,纯净了朋友圈子,遇事后内心变得笃定,尤其是经过长期历练后正向思维的形成,让她能迅速地捕捉到身边人的优点,哪怕是看似并不完美甚至负向的事件背后,也能很快地挖掘出可利用的正向资源。这些,都是对学习的馈赠,也是对学习者的眷顾。
到此时,作为妈妈的我们,还会纠结于“为什么要改变的总是我”以及“为什么在学习的只有我”之类的问题吗?不会!因为学习过后最受益的是我们自己、成长的也是我们自己、被极大疗愈的同样也是我们自己!
以上有感于上周末读书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