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坐公交车的时候,因为是始发站,大家都自觉地排队,人也不多,大概也就十个人左右吧。等了一会儿,车从车队里面开出来,说那时迟那时快,正当这时,一个老人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噌”直接插到队伍最前面了。我是第三个,突然来这么一个人,我们都不得不集体往后退了一步。排我前面的小伙子和小姑娘涵养好,默默的看看他,没说话。我也没好意思指责他,车已经来了,就这样默默上了车。
坐在车上,我还在想,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所以网上才有争论,到底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其实不管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就这么一件小事来断定别人的“坏”也未免有失偏颇。既然这样,那我们为什么会对这种人这种事情这么气愤呢?情绪反应的强度明显和事件的大小不成正比。
我想,大致的可能性有几个方面:
第一,乘坐公交车对于一般的上班族和学生族来说,是个频度很高的事情,而遇到这种人这种事情相对来说算是频率也较高。而根据研究表明,个体的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而与生活事件的数目和严重性比较无关。换句话说,就是研究结果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是一致的,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繁多杂乱的琐碎事给我们造成的压力,可能比重大事件给我们的压力更大。
第二,情境的原因。一般坐公交车的体验都不会特别愉快(除非你是坐一趟特别空,而且交通特别顺畅的车,还得排除旁边有身带浓重异味的人),而且也会经常遇到要赶时间的情况。在这双重的不利因素下,人的利他动机会下降,利他行为减少。与此同时,恶劣的心境会导致侵犯行为的增加。
第三,人的问题。本身遇到这种事情反应特别大的人是不是相对来说情绪的唤起水平比较低呢?同样的一件事,有的人可能压根不觉得是个事儿,而另外的人却会被气的要死。关注这个问题的人,是因为这个情境特别容易唤起自己的情绪,情绪引起了共鸣吗?
真的就没有乘车礼仪特别好的老人吗?
当然有。不管是报道里面的“给年轻人让座”的老人,还是主动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出行的我们碰不到的老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另外,插队的,抢座的,就都是老年人吗?我们为什么就非要揪着老人插队抢座的这一件事不放呢?
有坏就有好,有年老的就有年轻的,人生百态,我要继续坐车,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