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对每件事全力以赴、从不后悔、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成长为一流的人才。那些认为“只是一天”、“只有一个小时”、“才一分钟”、“一秒就好”没关系而不懂得珍惜时间的人,无法成长。因为这些“仅仅”累积起来,就变成巨大的差异。 ——《匠人精神》
从讲师班听到刘老师提到《匠人精神》这本书,到两周前王丽美女借给我这本书,再到今天终于静下心把这本书读完,很多观点确实发人深思,摘录其中印象深刻的一二与大家共勉。
一、匠人须知30条
在这本书里,秋山利辉作为一个优秀的匠人,培养了许多在日本乃至世界最出色的木工。他所创办的“秋山木工”的订制家具常见于日本的宫内厅、迎宾馆、知名饭店、高级名牌专卖店等。不仅如此,秋山利辉重视人才的培养,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一套一流人才的育成法则——“匠人须知30条”,有效磨练心性和品格,瞩目业界和海内外。
“匠人须知30条”中,第一条是进入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一个人要与他人热情相处,就要修炼自己热情与人交流的能力,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在电话这头是否微笑,对方是能听得见的。所以时刻保持热情去对待周围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当然功在平时的修心修性。
第九条是进入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没有关怀他人之心,就无法成为好工匠。所谓的一个好工匠,也就是具有匠人之心的人,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比如作为老师,如果我们在做事情之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到底怎样才是对他好的,那么就一定能慢慢成为一个好老师。就像刘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的,作为一名讲师,要学会站在学员的角度考虑问题,你要考虑你传递给别人的东西一定要有用。
第十九条提到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所谓“助人”,是指在看出对方需要什么之后,预先采取行动,提供对方需要的帮助。如果是别人叫了才采取行动的,是下下策;模仿别人的行动,是中策;不等别人叫,自己就能意识到并采取行动的是上上策。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才能真正起到助人的作用。
第28条提出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一个人的创新在很多情况下来源于资源不足的时候,资源太足的时候就容易忘掉自身还能做的许多事情,比如忘记自身拥有的技术能力。
二、一流人才的成长之路
在书的最后,讲到一个一流工匠的成长之路的时候,说到每个人要成为一流的工匠,都要经历一个“守破离”的过程。
“守”指的是要守住师傅教给自己的东西,练好基本功,忠实、全力的吸收师傅所传授的知识。每个人都拥有成为一流人才的潜质,但如果没有人反复指点和指引,成才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所以遇到一个好的引路人十分关键,而好的师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一流人才,必须先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全盘接受师傅所传授的知识,而不是一开始就以怀疑的挑剔的心态去面对师傅传授的东西。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反过来说信其道就要发自内心的尊其师、信其师。
“破”指的是将师傅传授的基本形式,努力下功夫变成自身本领的阶段。通过一边摸索、一边犯错,在师傅的形式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当然,前提是自己将基础打坚实了,才有能力实现真正的破,否则自己是不可能实现创新的,就算创新了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离”则是徒弟学到了技能,也习得了所有的品性,甚至超越了师傅,从师傅那里独立出来,开创自己的新境界。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传承,才能把知识和技能不断革新,传递给更多人。
在秋山利辉的培养模式中,学徒要经过八年的学习才能毕业,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修炼心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目前这个快节奏而且浮躁的社会时代中,静心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十年磨一剑,耐下心来,不骄不躁的把技艺一点一点的学到手里,这形式本身就已经筛选掉了很多人。
匠人心者,不为名利所动,不为外物所惑,唯做好自己,守住本心,专注于自己的做的事情,则功到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