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助鲜明对比抒发同学情
第三个小标题“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这一部分,在教学点上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两人的性格,这是大家上课都会采取的方式。
但是,读完作者的分析,我觉得还可以关注作者所举的两件小事。
以下为个人观点:
一是奥本海默打断别人的话,甚至是自己导师的话,写上自己的观点。
我在上课的时候强调,杨振宁在这里所持的态度是中立的,因为在追求学术自由的西方,这一点并不算特殊。
二是邓稼先在“文革”与“四人帮”时期的行为和结果。行为是“说服”,结果是“竟能说服”。
从课文可知,邓稼先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是什么让他能说服别人?是他的人格魅力,是他在集体中的崇高地位。
这一点恰恰与奥本海默“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从这一点上,我觉得作者是对好友高度赞美的。
赞美好友的人格魅力,赞美他在那样对混乱年代里,没有明哲保身,而是甘冒危险,守住阵脚,凝聚人心。
从术的角度,二人不相上下;从道的角度,邓稼先更胜一筹。
全文不着一字,但极尽映衬手法之能事。
四、借助感人细节抒发手足情
第四部分小标题:民族感情?友情?
一个对比:短短的信和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这个对比在我上课的时候没有关注,杨振宁在写作时,已经多次运用这样强烈对比的句子。
之前的“巨大贡献”和“鲜为人知”也是这样的强烈对比。
这样的巨大反差令人深思。
一个细节:一时热泪盈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以前上课完全忽略了这个细节。
文中写的并不是寻常的生死离别之情。但是,情感的巨大力量,却远远不是保持理性平静的状态,而任由情感倾泻而出。
这一点,与邓稼先朴素内敛,形成了映衬之美。
另一个细节:作者在这一部分对邓稼先的称呼是“稼先”,从此一直贯穿到文章结束。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细节。隐含在其中的手足情,不容忽视。
教学点:一个称呼,一个细节,一个对比
五、借助多重否定抒发同胞情
第五部分小标题:“我不能走”
这是一个否定句式。
短短四个字,却在人心底造成了雷霆般的力量,使人叹服。作为院长,负最终责任的人,在突发意外时,面对众人的焦虑,他以过硬的心理素质与专业素质,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人,也必将感染每一个中国人。
教学点:朗读“我不能走”,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预设:镇静,低沉,表现其责任感与使命感。
环境描写:青海、新疆,神秘的罗布泊
首先,感受到的是自然的荒凉与寂寞。其次,在古文名篇的影响下,我们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悲凉与沧桑。作者将饱满的人物形象与干瘪的活动环境想映衬。
否定句式: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
教学点:作者运用多处否定式表达,为什么?
预设:一方面实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来体会邓稼先面对困境时的感受,以及在此困境中爆发出来的才智与毅力。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读者思考,回归历史情境与语境,切实认识邓稼先的非同常人之处。
背景音乐中的“中国男儿”“奇丈夫”不正是邓稼先的写照吗?
邓稼先领导众人研制的武器,其威力早已胜过千军万马,其业绩也胜过“燕然勒功”,身在任人宰割时代的父亲喜欢这首歌,不正是说明大家对强国的期待,而邓稼先让这种期待成为现实,这一意义是巨大的。
六、借助感情饱满的词句抒发赞美之情
最后一部分小标题: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在这一部分使用了很多高大厚重的词汇,浓墨重彩,在字里行间营造丰碑式的意味,使读者掩卷沉思,对人物肃然起敬。
杨振宁是邓稼先的同乡、同学、同行、同道,他用饱蘸个人感情的笔墨,为邓稼先谱写了一篇富于抒情意味的微型传记。需要指出的是:文本中的各种感情是彼此融合与渗透的,并非个字截然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