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次参加抄经活动,第一次抄了两份,又快又多,这一次只抄了一份,又少又慢。
第一次美其名曰是要把自己推出舒适区,其实是在奢望“功德”翻倍,或者说是在用成果来验证自己的能力。这一次没有太多欲求,更不强加给自己某种使命,只是希望每一个字都能心神合一,每一笔都能倾注心力。
从小,我们接受了太多更快、更强、更高的“早而多”教育:要早早上班,早早赚钱,早早成家立业,因为早期的鸟儿有虫子吃;要多多认识朋友,多多看书,多多学习,因为多多益善。因此,我们像加了马达的电驴子,整天围着“成功”的磨盘打转,磨出了泛着金钱一样光闪闪的面,失去了自己纯真、快乐的米。
现在,我想停下来,慢下来,为人生做减法。过去的人生有很多个终点,我们必须要快马加鞭的赶过去,然后再赶紧奔赴下一个目标;而现在的人生只有一个终点,我要安于当下,一路赏花赏月赏秋香,带着自我的富足抵达彼岸,再等待下一个新的旅程。据说这段新的旅途只可以带着灵魂,不能带着肉身,所以,我要用更多的时间去打造这个灵魂,安抚这个肉身,而不去做与之无关的事情。
带着慢下来的执念,我一度写的很辛苦,手指僵硬了,视线模糊了,大脑似乎也意念纷飞,我一度不能坚持,这时候,我会想一下自己的初心,于是有了继续的动力。当经过了中间这段瓶颈期,剩下的经书开始抄的轻松自在,水到渠成……人生是否也是这样的过程呢?
再次举一个吃橘子的例子。你吃一个橘子,每次都是一瓣一瓣的吃,吃着这一瓣,就想着下一瓣,整个橘子吃完了,你大概率没有仔细品味过橘子的味道,最多只是解馋解渴。人生也是如此,你在这一刻,总是想着未来,那么你大概率没有真正的活过。活在当下,就是认真的吃一瓣橘子,无论它是苦是甜。我甚至希望它酸出了我的眼泪,苦的让我想呕吐,只有这样,当我有一天吃到甜橘子时,我才更沉醉于它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