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这次项目进展怎么样了?”比利在实验室内接到了刚在三天前发来的信息
“迈克教授,按照计划,已经有三分之二打印完毕了 。现在的速度一切进展顺利,只需确保原材料运输没有问题,应该在三个月内很快就会竣工了。”比利说完便把语音发送了出去
这里是 X4025星系上的一个叫帕克雷斯小行星,上面的环境基本是迄今为之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星球。虽然这宇宙中还有数不清的和地球类似的行星,或者比地球更美,但是为了完成迁移计划,人类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在周围的几乎能所及的星球上都做过尝试,对一个星球的适应度,首先在于环境,接下来还是环境,环境对居住性生存下去的要求非常苛刻。我们搜集了这星球上的几乎所有元素,100多种,和地球相当,氢、氧、氨、烷、氟化氢、氰化氢为主,但是最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氧气质量非常高,温度和地球差距几乎一样。比利和他的机器人团队运行了五年才抵达这里,尽管现在的飞船已经比五十年前快来了 300 倍,但这么遥远的距离还是耗费很长的时间成本,带上机器人设备在这里进行城市打印项目,这个计划从概念到实施,已经过去了 125年,第三批移民已经在三个月前抵达这里。
城市打印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首先需要用绕行星的卫星将地形全部拍摄下来,然后分析适合的地形进行设计,把现有的地球上已经成熟的城市结构模型进行扁平化改造,在帕克雷斯星球上进行实际地形匹配,然后将最合适的方案进行可行性方案,这里的地质比地球上的更加复杂,因此在建造第一座3D城市的时候,光是打地基用掉的材料就已经耗费了一大半的项目预算,起初这是由民营公司承接的一个实验性项目,那家公司在这个项目前期的亏损无法想象,为此,全球组织了一个未来基金会,将由社会各方面众筹的资金用于星外城市建设。这才得以使此项目顺利进行。
在帕克雷斯,第一座城市建成于2135年,星球西北部的一块平原处,工时 368天完成,这座城市完全按照罗马的布局打印出来,也被称为是“星外罗马”,当被机器手臂完美的制造出来时,人们兴高采烈的观看着这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了新的诠释,罗马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象征,人们眼里充满了憧憬。
由于磁场作用,这里的天空经常会在恒星照耀下发生不同颜色的改变,你可以想象下,把彩虹的颜色分拆成不同的频段照射是什么效果,打印完毕的城市都是银白色的,大部分原材料是取自于这里地层以下的金属元素,在各种颜色的照耀下,城市一天就像是变色龙一般会改变不同的颜色。
在近25年内,所有的建设城市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甚至在本土建立了机器人制造基地,免去了很多运输成本,但,还是有非常多的基础元部件需要从地球运送而来。地球日益暖化,这和太阳风暴有直接关系,距离最近一次的太阳风暴出现在105年前,当时所有的电力系统全部毁坏,对于工业革命以来严重依赖电力的人类来说是一剂巨大的重创!这也正是他们对此次计划抱有很强烈迫切感的缘由。
比利负责这个工程已经有15年,他熟知这里的一切,帕克雷斯上的总体环境适应度和地球差不多,但是看上去还是有很大差异,紫色的山谷,土黄色的地面,红色的“水流”。(这里也存在液态水)。每到休息时,他便会和同事们一起到最近的海里进行“潜水”,说是潜水,其实人完全可以在水面以下呼吸。他们从地球上带过来一些鱼类放在这里面生长,如今已经完全适应这里的环境,慢慢进化得身体也开始变成了红色。
那天和往常一样,打印城市工作进行到最后地62天,机器人手臂成网格状,在吊臂的拖动下,从左到右,从下到上一层层的打印着整个城市最后的三块街区,比利在控制室内看着屏幕上对应的打印点。蓝色的图纸上,红点在一点点的移动着,屏幕右上方显示着坐标及所话费的时间以及倒计时。一眨眼功夫,红点停在那里不动了,所有的数值全部陷入混乱状态,比利立刻命令所有工作立刻停止。
他飞快的驱车前往五公里以外的现场,那是一块一望无际的平原,平原上,一座已经完成了70%的城市已经屹立在那里,最后三个街区正在机器手臂中即将塑造完毕。远远看去,各种钢结构吊臂在恒星的照射下显得特别有秩序感,由于这里的空气密度高,声音的传播速度飞快,因此,在空气中一个再微小的碎石声再耳朵里都能得到很好的高保真还原。很明显,那些机械手臂停止了制造。
比利试图把刚刚发生的事件通知地球,但是最快的回复,也需要等到3天以后。信息在距离和时间面前显得那么脆弱。按照惯例,他还是把情况发送了回去。
他打开车门,踏入这座还没有打印完的编号302座城市。显然最后三个街区刚刚停止,街道上还弥漫着粉尘,这迫使比利不得不马上带上面具,他抬头看了看街道边还没有打印完的半截的大卫雕塑,刚健的腿直立在台阶上,前后左右的建筑的支撑结构已经全部打完。整个城市除了在每个100米区间巡逻的机器人,这里一片冷清,这让我很难不想以前在夜里走过城市的场景,仿佛所有人都已经睡去,唯独自己和这座城才是醒着的。
比利踏入了右边已经完成的一所名叫“回忆”的历史博物馆,这里的图纸我都已经一一审核,可以说整个城市几乎都在我脑子里。打开灯,一片光明,博物馆里已经按照布局摆放好作用的陈列,从宇宙大爆炸到星系再到地球再到生命,这样一步步的演化导致了今天的这栋建筑能在遥远的星系被完全一模一样的拷贝在这里,而且正在等待其他人的到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这个回忆博物馆是在让到这里来的人不要忘记过去。所以,在这里的每座城一定会建造一幢这样的建筑。正当比利仔细的观看藏品时,身后的服务机器人提示:“这里还未开放,请三个月以后再来观看。”他关闭了机器人,排查这里所有的线路,博物馆内有些异常,这里的藏品看上去已经被换过一遍。那是关于生命构成元素的一列,所有的元素都被打乱,按照常理再还未开放前,这里不会有任何人出入,这次的故障一定有些蹊跷。
比利走到基因图谱前查看那些被打乱的符号,看上去这并不像是人为的,在这里最多的元素已经排在了周期表的前面,这完全是有意而为之,他看了看旁边的人类骨架,上面的头颅已经消失。
比利迅速打开了摄像头记录下眼前看到的一切,他排查了打印区域的线路,完全没有问题。可能是电力系统出现了问题。他在街道边边走边想着。当他走到最后第二个街口准备返回时,那些机器开动了起来。吊臂和喷头左右摆动,按照预定轨迹执行命令。比利被吓了一跳,因为控制中心没有他的命令是完全不能启动的,他飞速跑离这座城,驱车前往控制中心办公室。
他加速前行,路面在汽车的飞驰下泛起了尘灰,控制中心灯火通明,看上去有很多人在里面办公一般。比利急忙迈上楼梯,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一切都已经失灵,他疯狂的敲打着门,一边呼叫着周围的人,对方没有任何回复。他着急的看着控制中心内发生了什么?从玻璃里面看出,这里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机器在不同的跳动,很明显,它已经进入了自动操作状态,过了一会,比利的信号接收器内收到了一条程序发出的消息:“3D城市已经打印完毕,项目全部完工。”
“该死的,见鬼了。”比利自言自语的斥责,但周围没有任何人,他拿起了门边的灭火器用尽了全力砸开了防护玻璃门……
他冲到房间内,气喘吁吁,计算机并没有停止,甚至已经知道了他会这样做,屏幕上等待着他关闭的选项,他走到总服务器边关闭所有电影拔掉主连接线,计算机停止了工作,服务器冒出了火花,房间内充斥着烟火味。
他走到总服务边迅速将硬盘内的内容强行拷贝下来,以免工程全部瘫痪下来。这件事就这样搁置了下来,比利只能将所有事情发生的缘由通过通讯塔发送给遥远地球的指挥中心。
当信号到达地球的三个工作日会被转译成15种编码分开传送,他们分别通过在星系在途中的不同基站穿梭。
西藏,隶属于太空总署的35区执行信号接受工作,上千座全方位雷达布满整片高原,由于海拔高,这里被认为是地球上接收信号的最佳方位。
35区的传送室内,打印机正在将所有代码以飞快的速度打印出来,编译人员将所有打印完毕的厚厚几十米高的纸,一页页的摊放在地面,试图将所有传送过来的有价值的信息编译好传送给总署。这里接收的信息非常复杂,有太空里传送来的一切:宇航员的指令,移民们的回件,军方传送的密令,你可以把这里想象成是一个太空邮件中枢。邮件按照先后顺序被打印并且归类,编译完毕的文件会被放进一个个匣子内。这些黑匣子内的纸片会被用光束销毁。
五天以后,终于这些打印机里开始出现帕克雷斯上传送来的信号。研究人员聚精会神的看着打印出来的文字,那是一些不需要编译就能直接看懂的图形:人类的DNA, 城市的雏形,还有……一张巨大的脸,一张山顶洞人的脸。马克教授看到传送回来的图像,沉默而无语,他知道,中转转的信息已经被截取,一个更高的文明已经把所有城市的图纸全部窃取。
第302座城市最后三个街区没有打印完毕,比利在那里孤寂的等待地球的回复,补给材料在运送过程中失去联络,第三批移民也未能抵达;自此过后的30年没有任何消息,他孤身一人和机器人为伴,他坐在城市中心抬头看着远处的行星……每一个闪光的点都像是永恒的希望,其他行星上一座座罗马正在孕育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