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每个男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三国梦。
听说是这样。
听说而已,其实真的有没有我也不知道,我不是须眉。
好在男儿家写的书,也不是非男子不可读也。
小女子闲来无事,也是看的。
于是读读,看看岁月深深碾过的年轮里那些可能的真真假假的事情,那些曾经人和人生,那些曾经的青春和梦想,那些曾经的美丽和才情,偶尔也伤一下往事,再偶尔,也慕一下所谓的英雄,偶尔也书生轻议论书中人。
一 情谊
打开三国正文的第一页,旧版《三国演义》第一集镜头,眼前不由一亮,谁能看见春天里的满园桃花无动于衷呢?满目灿烂桃花,灼灼绽放于枝头,桃花下的三个人,当时都还是二十多岁的少年,人生还在春天,就算一无所有,梦想也是可以灼灼其华的。
有什么能美过一个春天的相遇,不管是遇知音还是遇情人。
当时看着别人起步时在不济也有一支军队一片地方,刘备只有两个兄弟,觉得他好势单力薄呀,现在看看,他才是最富裕的,人生的一知己足矣,何况他们每个人还有两个,那是肝胆相照的兄弟呀,可遇不可求。
情意,你把他看的重它才是重的。想想后来关羽千里走单骑,觉得这份友情好重呀。想想后来张飞听说关羽投降了曹操气的想杀了他,觉得这份友情好纯洁。
成于斯往往也毁于斯,世间的报应轮回真的是不爽不错的呀。他的基业从兄弟开始,也最终为了兄弟义气动摇了根本。
家国丢了固然是可惜,可是基业终究是会丢的,保住今天不见得能够保住明天,毁了就毁了吧,成全了一场兄弟情意又有什么不值得。
如果,那是真正的友谊。
就算掺和了其他的成分吧,在那个尔虞我诈的时代里,仅仅是表面上能做到这样,又何尝不是难得?
兄弟看看这世间的亲兄弟又在做什么,帝王之家为了王位的继承,多少兄弟是你死我活的对手,大户人家为了父亲的那点家产,演义出来过多少勾心斗角,小户人家为了老父的那两间茅草屋也要打上一架,往往头破血流的,兄弟妯娌什么话都骂的出来。作为结义兄弟,能有这般情意,付上家国也就付了吧。
情意重所以代价重。好东西从来都是贵的。
二修行
“善用兵者,天地,山水,风雷,世间万物,无一不是兵。”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这两句话很像吧,后一句是张潮《幽梦影》里的句子,前一句话,是诸葛亮说的,在电视剧《草船借箭》那一集开始,鲁肃去看他,他躺着他的榻上,看他那很深奥很玄乎的那个二十四节气之类的什么图,和鲁肃谈了这么一段,先说将军有几个档次,第一种是黄盖张飞那种的勇猛型的,第二种是周瑜曹操那种的,他要做第三种就是“无一而非兵”的。
觉得诸葛亮像不像一个修道之人?在他的际遇里修着他的将帅之道,一直到白底托孤,千金的担子不由分说的压了下来,他才转了型,成了济世之臣。
看三国,前面的诸葛亮是飘逸的潇洒的从容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智慧和风神都是神仙一样,后面就很是食人间烟火了,要和人周旋,要搞国际关系人际关系,要事必躬亲,会生气会烦恼会为难,就算会做木牛流马,会空城计,总之再也没有办法神仙起来了。
他们是当年的书生,有自己九死不悔的追求,又肯用一生去修行。
三百姓的眼睛
看华容道,曹操向关羽哀告的时候,确实是很可怜,他也不愧是能曲能伸的,刚刚横槊赋诗不可一世罢,这边又是泪眼相向,哀哀乞怜。
可怜虽说也可怜,然而更多是装出来的,是一场计谋,只是关羽相信了。
放他一条生路之后,只怕曹操的开心要远远大于感恩。
关羽从华容道回来,诸葛亮演的那场戏也是毫不逊于曹操的精彩。
诸葛亮和曹操,都知道关羽绝对不会因为私放曹操被军法处置的,只有关羽自己不知道,他拿命在报答曹操对他曾经的欣赏,或者只是“笼络”。
到底只有他一个人付出了所有的真情和义气,历史的星空下哪里有和他肝胆相照的人?
然而,市井民间的人把这些故事就这么一代一代的传下来,他就成了关帝成了武圣成了和孔子并肩的人。
我从来也没有去研究过为什么三国之后是他受到了这样的尊崇,只是心里一厢情愿的相信是中国的百姓用雪亮的慧眼,认了他的真心,才给了他这样的高度。
那是他一个人的拼将一死酬知己,所以,自然是他一个人的赢得千秋播姓名。
冥冥之中,自有公平。
四 环境
看三国,不知不觉又把三顾茅庐这一节翻过去了,一眼看见刘备的那句叹息: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得到这回事儿,其实也是相互的。诸葛亮是他的水,他得之,从此,池中蟠龙向天飞。其实他又何尝不是诸葛亮的水呢,如果不是他,诸葛亮又怎么能成为诸葛亮。
看了凤雏先生跟刘备的相处方式,才发现刘备虽然好,虽然善,虽然比较好说话,当然就演义而言啦,但跟别人组cp总是别别扭扭的,还就是跟诸葛亮一起,两个人看起来就是明君贤臣,诸葛亮也是九曲回肠的玲珑心思,比庞统道道还多,但刘备言听计从起来就是不觉得那么为难。
不是有句话说每个人都是天才,所谓庸才,其实是天才用错了地方。生活也是一片海,你周围的人你所处的环境,也是你的一片水域,找对了,普通的我们就算变不成龙,生活也是鱼在水里的舒适自由。所以,对每个人来说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找到了,你也就完成了自己的风云际会,进,可能是你的万里前程,退,是一个充实而幸福的人生。
五 活法
看到三国里的贾诩,看三国说三国的人其实都不太理会他,知名度比被关羽一刀杀死的华雄颜良文丑都差远了,这样的籍籍无名也是他聪明加努力的结果。
他是很有谋,有他干的那些事不折不扣的作证,说李榷,郭汜,和后来帮曹丕。
他是很孤独,明明也向往着呼朋引伴,歌赋相合,也有那个能力,整天枯枯的呆在家里做宅男。
不过是为了保全一条性命,只是那么无趣无聊,既不高洁又不亮丽的生命,保不保全谁在意呢。
相对于三国那些生死都那么轰轰烈烈个性飞扬的鲜活的生命,他活得好“赖”呀。仅仅是活着而已。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不管怎么惜命,都是对生命的浪费。
如果可以,观众们更多还是希望会成为三国里那些飞扬闪亮的人物吧,那怕是被气死的周瑜,是忠厚的鲁肃,是白门楼的吕布,是败走麦城的关羽,是一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谁?就算许他做最后的赢家,谁,谁又愿意做贾诩?
六
逊色
三国演义自然是一本精彩的书,但是,在关羽的麦城之后,在刘备的白帝城之后,在曹丕和曹植的七步诗之后,在诸葛亮的秋风五丈原之后,真的很难再看下去了。
司马,邓艾 ,羊公,陆抗,其实一个一个的看过去,也是很好看的,然而缀在三国的后面就觉得很是逊色。说到底还是前面的人物太过亮烈,后面接什么样的人物都显不出来了。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文章晚唐诗”其是,东晋也是一个风流的时代,趁在三国的后面,还是觉得声调太弱了。黄钟大吕之后,丝竹再好,也可以杳若无闻了。
前面的色彩太过明亮,后面不管人怎么努力都会黯淡很多。生在三国后面的人也好不幸呀。
合上书,想起广武山上那个帅气的隐士,那一句:“时无英雄使庶子成名”,真不知道是对着多远的历史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