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柱来说,他是哥哥,也是爸爸。可惜,那声爸,他再也听不到了!
“我哥是这世界上最好的人,最好的人,最好的,谁也比不上。”年轻人对身边的女子说道,面前放着一堆酒瓶。
“秀儿,你知道我们这的河就叫秀河,我哥当年就是在秀河边把我捡着了。”“后来有人要把我抱走,我哥死活不干,一定要自己养我。”年轻男子声音已带上了浓浓鼻音。那女子就坐在他身旁安静的听,时不时的轻声应一声。
屋里的柜子上放着一张黑白照片,里面的男人剑眉星目,正值壮年。
那照片上的人是文梁,文柱的哥哥。
二十年前,文梁还是一个十四五的半大孩子,喜欢跑出去玩,这地方虽是一个偏僻的乡下,却是山清水秀的,那条小河当地人称“秀河”,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个传说,说是在上古时候,一个负责浣衣的仙女曾经在这洗衣服,正赶上后裔射日,那掉下的太阳有一个就落到这地界上来了,眼见这附近的人们会被渴死,这仙女就把装水的盆一倾倒,神水就流成了一条小河,附近的人们仰仗这条小河竟然慢慢也就挺了过来,只可惜,这名叫做秀儿的仙女,因为失了神水,被罚永不许再回神界。后来,仙女不知所踪,这河却长久的流了下来,当地人就叫“秀河”。
秀河不宽,长长的一直流出村外去,过了村外再流到哪里,文梁就不知道了,不过呀,那一日,文梁在秀河边附近玩的时候,竟看到在河边有一个小小花被包着的小小婴孩儿。文梁赶紧把孩子抱回家让妈看,从此,文梁就有了弟弟了,妈给婴孩儿起名叫“文柱”,兄弟俩一个梁一个柱,寓意长大都是有担当的顶梁柱式人物。
那时节谁家都不富裕,文家多了个小孩更是难为坏了久病的妈,文梁大了,去哪给这孩子找奶吃。“妈。给弟弟找奶这事就交给我。”文梁自告奋勇道。文梁就挨家挨户走,村里刚好有户生完孩子的人家,文梁就和这户人家商量,“匀我弟弟一口奶,这算抢了你们家孩子的食儿,不过不白抢,我给你们家干活。”
打那往后,文梁就烈日炎炎的给那户人家的地锄草,他们家养的牛也是文梁带出去放了。文梁这童工日子直到文柱断了奶才结束,妈看文梁心疼的说:“梁子,累了吧。”文梁看着白胖了不少的弟弟,咧出一口小白牙,“不累。”好在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身体都壮实,文梁在家也什么活都干,这么一来身体倒结实了不少。
等冬天的时候,文柱长的更加白胖喜人,文梁对这个弟弟更是喜爱的不得了,妈却对文梁说了这样一翻话,“梁子,村里的刘显仁家的儿媳妇生了两胎都是丫头,想把柱子要去。妈想”“不给,我的弟弟谁都不给。”文梁没听完,就把孩子抱起来连说不给。“梁子,妈这病不知道啥时候就去了,咱孤儿寡母的,你以后咋活?刘显仁不白把孩子抱走,妈给人家说好,妈走了他担负你的口粮呢,直到你能自力更生为止。”“再说柱子在刘家比在咱家享福。”男孩突然就哭了,“妈,别把弟弟送走,我能锄草,能放牛,能喂猪,我现在就能自力更生,别把弟弟送走。”妈也哭了,“梁子啊,你咋就不明白呢?妈的日子不多了,你一个孩子咋带一个更小的孩子过?你爸去的早,打小就没人能护着你,妈不想你以后”“妈,别说了,地里长大的孩子,还能饿死,再说你也不会死的。”
这次谈话以母子两人无声的流泪告终,那被文梁抱在怀里的文柱却还是笑呵呵的样子,小手抓着哥哥的衣襟玩着。
妈到底没熬过次年的冬天,那年文梁十五岁,文柱两岁。
刘显仁又来找过一回,说孩子再大就记事了,不好抱了。“刘叔,我弟弟我自己养。”少年稚嫩的面孔透着不可撼动的坚定。刘显仁骂骂咧咧的走了,“自己还是一个半大孩子,还要再养一个小崽子,要不是我家那个生不出孙子,当我愿意要那个小杂种。自己能养,看你怎么养,弟兄两个喝西北风去吧!”
“那你哥当时也是个孩子,你们两个怎么活下来的?”
“那年村里闹了旱灾,种地的人颗粒无收,哥就带我到别的地讨饭,给我讨来点粥。等我再大点,记事了,我还记得哥带我翻过村里的垃圾堆,能找出几件人家不要的旧衣服,我们俩都高兴坏了。后来,哥就种地,慢慢的我们俩也不至于饿肚子,不过,要是只有一口粮哥也是紧着我吃。后来哥供我念书,家里条件不好,一直不曾娶亲,他今年才三十八啊,正是好时候啊,哥,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啊?”
文柱说着竟大哭了起来,“我把秀儿带回来了,你还没见到弟弟成家怎么就走了啊?”
原来文梁知道弟弟要结婚,想给弟弟拿十万块钱,攒下了九万九千多,就差几百。他就去帮人家拆房子,在拆房子的时候,被中梁木砸死的,那中梁木俗称又叫“顶梁柱”。
“哥这一生到死都在被我拖累。小时候给人做童工给我换奶,大一点讨饭也得养我,好不容易把我供出了手,还是因为我被砸死。我欠哥的,这一辈子都还不清,可是,哥,你至少给弟弟一个机会来还啊?”
文柱哭的脊背发颤,秀儿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
文柱回来把文梁埋在了妈旁边,他走的那天,对文梁的遗照说了好多话,“哥,我回北京了,我会和秀儿好好过的。”
“文柱,怎么了?”秀儿问突然停住了的文柱。文柱出大门前,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哥一手建立起的家,他在心里默默的说:“哥,我走了。..........爸,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