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坚持第357天分享(2016.01.04星期一):
没有不合作的咨询对象,只有不懂的合作方法的咨询师。又到亲子教育当中,也可以这样说:没有不合作的孩子,只有不懂的合作方法的父母。咨询时孩子不合作,那是孩子有戒备心理在保护自己,认为是不是老师或者家长派来的?和父母是一伙的?所以,暂时不合作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接纳孩子不合作的状态,告诉自己:并非对方难缠或抗拒,只是我还没找到方法和他在一起,所以我需要一点时间,我们一定会合作的。对于青少年孩子来说,和孩子是一伙儿的尤为重要,孩子不被理解已经是很委屈的事了,还被父母责备,即使有了偏差行为,也要相信孩子这么做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是什么呢?只有站在孩子立场上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才能和孩子建立关系,才有了沟通和合作的可能。孩子需要先被安慰,才有力量去改变。当找到合作的方式之后,才可以修正他们的偏差行为或者修复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