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想给大家算笔账。举个栗子,你三十多岁,有一套价值一百万的无贷款自住房,正常工作的双职工家庭,三十出头正是事业刚起步,如果不是富二代或者社会精英,那么每个月除了正常开支还会有些剩余,不过应该也不会太多,所以多少还是会有些财务不安全感的。假如你把房子卖掉,五十万买银行理财或者短期债券等无风险资产,每年大概能拿到4.5-5%的收益,也就是五万左右,如果租房的话按现阶段形式一般租金为房产的2%以下,也就是每年两万左右(反正,我这的二线城市基本符合这个价格)。这样的话每年还剩下两万多,你可以当零花,也可以提高租金住的更舒适。
剩下的五十万呢?当然不是让你用来消费掉,你可以买入风险稍高的权益类资产,比如上篇提到的指数基金等,按经验值长期来看每年10%应该没问题,也就是长期下来平均每年赚五万。不用考虑通货膨胀,因为权益类那部分的投资一定会远远超过通胀。所以不论房价涨跌,单纯说生活,这么操作的话每个月能住的更舒适而且还有额外收入,而且财务安全感瞬间飙升。
这么算来,你觉得怎么样呢?当然每人想法不会一样,我也只是抛砖引玉提出个人想法而已。其实有时候你并不是不会算账,而且有房就有家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
好了,数学算完了,放个近期地产圈里事,下图是网友恶搞碧桂园的高周转漫画,有兴趣可以深聊。这么大的房地产今年问题连连,是时代的摒弃还是自我的放纵,欢迎收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