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考研报名人数在连涨八年后的2023年迎来首次下降,与之相互映衬的是“考公热”愈演愈烈,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高达291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选调”作为一种“考公”途径,也被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青睐,谈及选调生,不得不提的就是一或两年的到村任职基层工作这一必经之路。
在新的征程中,乡村振兴工作依然任务重、难度大,需要大量的人手,选调生不仅能为基层带来新思想、新技能,更有可能为发展找到新亮点,正是基层所需人才。对选调生而言,到村任职,一是践行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乡村振兴中“接地气”;二是在带来新思想的过程中,能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可以清楚了解更多政策的实施与执行,通过摸情况、干实事、讲实效,更多累积工作经验,助力选调生成长。想要扎根农村沃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成长成才,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是核心要义。
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本心 。从步入公务员队伍的一刻起,“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就响亮地播报在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从机关到乡村,纵然工作环境、身份变化,但要以不变应万变,“为人民服务”的本心不能变。到村任职过程中,会更直接地面对人民、与群众交流,“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变得更加具象化,每一名选调生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到村任职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坚守本心,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遇到困难就不会动摇与退缩,思想不会滑坡,道路不会走偏。
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心。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选调生们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施展本领,在投身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将自己的新思想投到工作中,将自己能留得下来的能力留下,振兴不是一时之功,一直振兴才是最终目标。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环境差的地方,越能磨砺品质、增长才干,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是选调生个人成长“振兴”的最佳时期。
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恒心。在到村任职过程中,时刻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发展问题放在心上,不逃避不回避关键问题,同干部们一起深入群众、挖掘发展新可能,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含金量”。在持续的发展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能使选调生个人在提升工作获得感,提振信心的同时,愈发坚定理想信念,获得长足的工作动能。
坚守本心、坚定决心、坚持恒心,做到“三心”合力,对选调生做好到村任职工作,真枪实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