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贝力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到屋外的的路灯下抽了3根烟,他又想起了那个男人。
陈贝力40岁,看起来并不油腻,只是有些无趣。这些年过得还算顺利,老婆贤惠,孩子健康,踩准了买房的节奏,有了一辆中产标配的车。
作为一名中年程序员,陈贝力再难感受到编程的快乐。大概是生活的平淡,他越来越多的想起那个男人,那个他20年前认识的男人。
2
陈贝力很想他,那个20岁的男人有完美的身体。
陈贝力跟他认识的时候,他的脸庞干净而好看,他年轻的身体有着最棒的线条。他们在校园里跟最漂亮的女孩搭讪,在夜店挥霍掉一个月打工赚来的钱,在校外的廉价酒店里从夜晚折腾到第二天的夜晚。那个男人永远是精力充沛的,陈贝力很惊讶他能连熬一星期的通宵,还能在球场上打满全场。他喜欢那个男人身上满是荷尔蒙的味道。
3
陈贝力很想他,那个20岁的男人头脑发达。
他跟陈贝力说想学画画,两个月后他真的给陈贝力画了一张很棒的肖像画作为礼物。他说想写本书,用半年时间他写了一本关于机器人的小说。他说计算机的语言太神奇,用1年时间他真的从经济学院转来了软件学院。陈贝力喜欢他脑子里不停冒出的新主意,他也总陪着他一起去实现那些心血来潮的点子。
4
陈贝力很想他,那个20岁的男人有改变世界的野心。
陈贝力记得很清楚,从大三开始,那个男人越来越少跟他出去玩了,他总在折腾他的程序和修改商业计划书,穿着黑西装白袜子去外面跟投资人谈大梦想,为学校的挑战杯创业大赛熬了一个又一个通宵。他跟陈贝力在操场上聊了一夜,他决定休学去做一家能改变世界的公司,那是一个能免费发短信的点子,里面还能加上好看的表情。陈贝力当然支持他,他喜欢看他好像在创造世界的样子。
5
陈贝力很想他,那个20岁的男人是他见过最勇敢的人。
他的创业只维持了7个月,回到学校他在陈贝力的宿舍里哭了一夜,喝了两瓶尖庄大曲。同学的冷嘲热讽他嘻嘻哈哈的就过去了,老师拿他做反面典型他趁势来了一场创业总结演讲,他读了学院图书馆一半的书,他找老师一起完善了那个失败的产品,他把它卖了15万人民币,他带陈贝力去200公里外的东莞考察半个月当作毕业旅行。
6
后来的毕业季,像所有的伴侣一样,他们渐渐走远。他们联系的越来越少,陈贝力从码农做到项目经理,从隔断房换到小单间。那个男人,渐渐没了消息。
他试着跟女同事谈恋爱,既然没什么不适应,也就顺理成章的结婚,生子,有自己的房子,然后就成了一个40岁的男人。一切都很正常,正常的竞争、正常的压力、正常的焦虑、正常的娱乐,这种正常,让陈贝力提不起精神。他想找点刺激,他想去找那个男人。
那个20岁的自己,那个20岁的陈贝力。
他曾是精力无限、奇思妙想的野心家,他曾是无所畏惧的战士。可是现在,他只能是陈贝力,他是丈夫、他是爸爸、他是总监,他是必须让一切保持正常的陈贝力。
不管多么想念,陈贝力必须任由那个男人在心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