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初入淮河》赏析
杨万里的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最多,也最能体现他诗作的艺术特色。有很多名句,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对于自然,他观察得细致,领会得深刻,描写得生动逼真,以至于跟他同时代的词人姜夔有“处处山川怕见君”的戏言。其实,杨万里还是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
《初入淮河》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十二月。当时孝宗已禅位给光宗。杨万里时任秘书少监,他受命充当迎接金国贺正旦(即春节)使裵满、余庆等的接伴使,此行途中,诗人写下了不少感慨很深的诗作,均收在《朝天续集》里。这次出使本身就是南宋政权忍辱受侮的一种表现,更何况是来到了宋金分界的淮河。原作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南宋对金订了和约,史称“绍兴和义”。内容是:(一)宋奉表称臣于金,金册宋主为皇帝;(二)宋每年贡银绢二十五万匹于金,称“岁贡”;(三)金主生辰及元旦宋遣史致贺;(四)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二州,又割商、秦之半予金。从此,南宋遂成为金的附属国。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南宋又和金达成了和约,史称“隆兴和议”。这次和议似乎改变了金与南宋之间的君臣关系,而称宋孝宗为“侄皇帝”,同时先前宋给金的岁币银绡各减五万,这样,南宋与金看似成了对等之国,实际上却是以海(今江苏东海县)、唐(今河南唐河县)、泗(今安徽泗县)、邓(今河南邓县)四州的江山为代价。宋金之间的侄叔关系使得宋人使者在感情上常受屈辱。诗人这次奉命充当金使的陪同人员,亲眼看到了南宋对金人的优厚礼遇及老百姓的痛苦遭遇。正如诗人在《初入淮河四绝句》第四首里说的那样:“中原父老真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一向力主抗金,“刚毅狷介公”,“思有补于国家的”(倪思语)的杨万里面对这种情形,能不憋着一肚子气吗?《初入淮河》便反映了诗人这种痛苦忧愤的心境。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洪泽,即洪泽湖,在江苏省诗人乘船离开洪泽湖,由此北行入淮河,心情十分不快。因为淮河本是中国腹地,此时却成了边陲分界,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分。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总起、入题,交代了行程和和心情,不仅奠定了这首诗的基调,也为《初入淮河四绝句》铺设了一条感情主线。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是天涯。”“桑干”,即桑干河,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唐代这里是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接处。“中流”,是河中央,即河心。“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这里指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两句是诗人的感叹:何必认为桑干河才是遥远的北方边境呢?这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岂不已是天涯异邦了吗?诗人身历此境,看到本是心腹之地的淮河,此时却成了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的北疆,宋金双方对垒的分界,不由得心情异常沉痛。由此,他对故土沦丧表示愤慨,对国事日非表示伤感。这两句实际上也是在交代杨万里初入淮河“意不佳”的原因。
接下来的三首绝句是,通过对南宋初期几位名将的回忆,向南宋朝廷发出反问:“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通过对行船过程中所见景物的描绘,抒发南北隔阂的感慨:“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通过对中原父老之国之痛的叙述,表现沦丧区老百姓不堪忍受金朝统治之苦和他们对南宋朝廷的向往之情。而这些都以第一首为统摄,交代了诗人初入淮河“意不佳”另外几个原因,从而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清人潘定桂在《读杨诚斋诗集九首》中说:“试读渡淮诸建句,何曾一饭忘金堤。”这多少揭示了《初入淮河》的思想价值。但这比起陆游那种踔厉激昂、力透纸背的爱国诗篇来,还有些逊色。
这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是,感慨很深,爱憎强烈,但却怨而不怒,和婉沉郁。一向主张抗金的杨万里,却当了南宋出使金朝的陪同人员,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忍受屈辱的考验。然而,由此产生的悲愤之情,诗人却用了“意不佳”三个字加以概括。本来诗人“意不佳”的直接直接原因就是沉痛感喟江山沦丧,然而诗中却用了“桑干”和“中流以北”的对照,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感情,显然没有陆游《关山月》《示儿》等诗里那种强烈犀利的感情。此外,语言平易,诗意浅显,形象鲜明,这些都是“诚斋体”诗的体现。
【附】译诗
大船缓缓地,
缓缓地离开洪泽湖岸,
湖水掀起波涛,
冲荡这岸边的石沙。
北行的船啊,
才刚刚驶入淮河,
我的心就沉沉地,
仿佛一团乱麻。
为什么,
为什么要说,
那遥远的桑干河,
才是祖国的边疆呢?
这湍急的江水,
分明已经把对岸的河山,
相隔在,
相隔在边际天涯。